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沃尔夫冈·伊瑟尔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其成名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本阅读活动中审美响应理论的提出。到了七十年代后期,伊瑟尔将理论研究的重点从阅读过程中的读者一端转向对文本生产的整个过程的关注,对文本中作者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其理论追求从微观的阅读活动如何获得意义扩展到对阅读行为本身意义的探寻。在考察了文学文本的各要素之后,伊瑟尔提出,虚构性是文学作品的最大特征,文学虚构不同于一般的虚构,它通过暴露自身的非真实来使文学获得存在的意义。在文学作品中虚构激活了想象,想象使文学不必拘泥于外在现实的已有形态,使文本阅读毫不掩饰地逃离世俗、道德的束缚。虚构与想象的相互作用实现了文本中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共存和统一,同时又超越了这种统一,进入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伊瑟尔认为,对于自由、超越的追求是人类的基本情性,虚构与想象在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搭起了桥梁,文学获得了历史洪流中的不变价值。本文借助于伊瑟尔本人的文学人类学著作以及现有的对其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伊瑟尔文学人类学思想的提出、基本内涵以及受到的质疑进行论述,挖掘其理论转向背后的原因和当代价值。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背景、选题来源和研究目的及意义进行概述,梳理了国内外对于伊瑟尔文学人类学思想的研究现状。主体部分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首先介绍伊瑟尔文学人类学的确立,主要是从伊瑟尔自身理论视角的转变以及与其他研究尝试的比较这两个维度来进行论述,发掘伊瑟尔文学人类学思考的承接性与独特性。第二章分别从虚构观、想象观以及虚构与想象的本体论地位三个方面对伊瑟尔文学人类学思想的基本内涵进行全面阐释。第三章则是对伊瑟尔在其文学人类学思想影响下的批评实践进行论述,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田园诗的分析论述虚构化行为在文学文本中的显现方式,二是通过对牧羊人形象的分析从双重化和总体性两方面对文学虚构化行为的人类学意味进行探讨。第四章着重对伊瑟尔的理论转向进行探究,从其阅读理论的困境、文学的危机及人类学“文化他者”的发现以及从微观到宏观的理论视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其理论转向既是对原有理论的深化和完善,也是对理论研究热潮的积极回应。之后进一步论述其理论转向给我们带来的思考,认为伊瑟尔文学人类学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面对文学危机以及“文化转向”的现实对文学本体意义的追问值得肯定。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伊瑟尔从接受美学转向到文学人类学,从微观阅读活动中的审美响应分析进而到宏观的文学本质以及意义追问,这与他本人对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化、体系化的理念相符,也与从微观到宏观的内在逻辑一致。他试图对文学本体意义做出解答,希望理论研究重心回到文学自身,为新时期的文学理论建设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