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和基因检测技术,研究人体Toll受体基因位点TLR-1(1805T/G)、TLR-2(753A/G)、TLR-4(896A/G)、TLR-4(1196C/T)、TLR-6(745C/T)、 TLR-9(1237C/T)、TLR-9(1486C/T)的基因多态性与上海地区人群结核病感染、发病易感性的关系;分析环境因素(BMt和BCG接种史)对上海地区人群结核感染、发病易感性的影响;分析环境、基因在对上海地区人群结核感染、发病易感性的影响上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1.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进行结核感染易感性研究、结核病发病易感性研究。结核感染易感性研究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225人为病例组、以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422人为对照组;结核病发病易感性研究以肺结核患者109人为病例组、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225人为对照组。2.采用T. SPOT. TB试验来识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T. SPOT. TB检测阳性者判定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T.SPOT.TB阴性者判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他们均来自肺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3.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信息及环境因素暴露情况等采用问卷调查获得,统计分析方法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4.Toll受体基因位点的多态性检测采用PCR-SSP方法,采用卡方检验、连锁不平衡分析、基因单体型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子降维法(MDR)统计方法分析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性。结果:1.在结核感染易感性研究中,年龄、性别、BMI和BCG接种史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LR-2(753A/G)和TLR-9(1237C/T)的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X2分别为6.868、5.398,p值分别为0.009、0.020),基因型的频率分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Χ2分别为6.943、9.893,p值分别为0.008、0.007)。TLR-1(1805T/G)在超显性遗传模式下,其基因型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4,OR=0.57,95%CI=0.35-0.95)。在MDR交互作用分析中,所有位点模型的sign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基因位点之间有交互作用。2.在结核病发病易感性研究中,年龄、性别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MI和BCG接种史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24、0.010)。TLR-4(1196C/T)位点的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549,p=0.019),且在显性模式下其基因型的分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2,OR=1.84,95%CI=1.10-3.08)。在MDR交互作用分析中,所有位点模型的sign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基因位点之间有交互作用。3.环境因素BMI、BCG接种史与基因位点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分析中,所有位点模型的sign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有交互作用。结论:本研究发现TLR-1(1805T/G)、TLR-2(753A/G)、TLR-9(1237C/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结核感染具有相关性,TLR-4(1196C/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发病存在一定关联关系。BMI和BCG接种史可能与结核感染不相关,但与结核病发病相关,低BMI和未接种BCG可能能增加结核病发病的危险。研究中未发现基因位点之间以及基因位点和环境因素之间对结核感染和结核病发病有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