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贸易自由化与全球价值链参与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积极参与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并以此作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间产品贸易的日益发展,造成以“商品总值”为统计口径的传统贸易统计数据失真,以此计算一国的实际贸易利得具有误导性,对以加工出口为主的中国尤为严重。那么,在以实际价值增值为基础的增加值统计框架下,中国增加值出口有何特点,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又存在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利用Eora数据库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双边出口进行了分解,计算了中国出口中隐含的国内增加值以及国外增加值,两者均是衡量一国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重要指标。计算发现:中国国内增加值出口以及国外增加值出口的绝对量不断增长,这意味着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趋于上升。而中国国内增加值以及国外增加值出口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的高收入国家,主要包含日本、韩国、德国、中国香港、英国、法国七个国家或地区,以及北美洲的美国。从占比变化角度来说,日本、美国的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中国香港、韩国的国内增加值占比与国外增加值占比均有提升。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不管是总体还是行业层面,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出口促进作用显著,但与中低收入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增加值出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此同时,与高收入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国外增加值的出口效应高于国内增加值的出口效应。而中国与中高收入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国内增加值及国外增加值出口影响并不显著,但对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国内增加值出口具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