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孤独症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病,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研究表明,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可能涉及遗传学、母亲孕产期并发症、患者生长期的重大疾病、家庭情况等,但这些危险因素的作用目前并未明确。本试验通过对孤独症人群的研究,探讨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及其在孤独症发病中的地位。方法: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在某两个训练机构中的孤独症儿章138名(全部符合美国DSM-Ⅳ诊断标准),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38名身体健康、智力正常的儿章进行对照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母亲孕产期并发症(母亲先兆流产、孕早期感冒、孕期X线照射、孕期服药、是否正常孕周、助产、剖宫产、缺氧窒息)、患者生长期重大疾病(癫痫、高热惊厥、外伤)、家庭情况(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性格)、遗传史等危险因素。研究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统计结果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父x~2=18.17,P<0.01,OR=3.07;母x~2=7.67,P<0.01,OR=2.02)、母亲先兆流产(x~2=16.66,P<0.01,OR=6.77)、孕早期感冒(x~2=11.50,P<0.01,OR=3.43)、是否正常孕周(x~2=4.13,P<0.05,OR=2.01)、缺氧窒息(x~2=4.57,P<0.05,OR=2.18)、高热惊厥(x~2=12.13,P<0.01,OR=2.90)、遗传史(x~2=6.06,P<0.05,OR=10.70)和母亲性格内向(x~2=4.00,P<0.05,OR=1.97)有统计学意义;而孕期服药、孕期X线照射、助产、剖宫产、癫痫、脑外伤和父亲性格等无统计学意义。非条件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危险因素中,对孤独症发病的贡献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遗传史、先兆流产、孕早期感冒、父亲的文化程度、产期异常、母亲的性格内向。结论:本调查发现,母亲孕产期并发症、患者生长期重大疾病、家庭情况、遗传史等均可能是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遗传史及母亲的先兆流产与孤独症发病的关系最为密切。控制以上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预防和降低孤独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