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式复合地塞米松在罗哌卡因麻醉下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减轻术后肿胀、镇痛以及满意度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后常伴随肿胀、疼痛等不适,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满意度。目前常用的缓解肿胀的方法有口服或静脉用糖皮质激素,但用药剂量相对较大且效果一般;镇痛方法包括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待因类似物等药物,但镇痛效果有限且常有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评估以不同方式复合地塞米松,在罗哌卡因麻醉下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评估术后减轻肿胀及疼痛的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纳入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29岁,平均年龄23.17±2.61岁。随机分组,黏膜下注射组(S组)以5.96mg/ml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行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局部黏膜下注射4mg地塞米松(麻醉后、手术前),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神经周围组(P组)以5.96mg/ml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4mg地塞米松行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局部黏膜下注射0.8ml生理盐水(麻醉后、手术前),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对照组(C组)以5.96mg/ml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行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局部黏膜下注射0.8ml生理盐水(麻醉后、手术前),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48h、术后7天,分别测量肿胀程度;于术后2h、4h、8h、12h、24h,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评估疼痛程度;于治疗结束后,进行治疗满意度评分。评价S组、P组和C组术后肿胀及疼痛的差异,以及3组患者对术后肿胀减轻、镇痛及总体满意度的差异。结果:30例患者的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均顺利拔除,无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出血、神经损伤、干槽症等术后并发症。与术前基线相比,术后48小时,S组肿胀测量结果为0.900±0.568cm,明显低于P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VAS评分,术后2h、4h、8h、12h、24h,3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3分;术后2h、4h、8h,P组患者VAS评分,低于S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满意度,S组患者对术后肿胀减轻的满意度以及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P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在罗哌卡因麻醉下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可有效减轻术后肿胀,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罗哌卡因与地塞米松复合行下牙槽神经、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可降低术后疼痛评分。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单纯使用治愈率和生存率作为指标评估癌症的治疗效果不太符合对癌症特性的判断,于是当今世界更多的采用对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价作为主要评估方式。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三大治癌目标中就包含对生命质量提升的指标当前学界对口腔癌的临床研究中也越来越多地将生命质量评估与传统的临床表现综合评估开展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口腔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现状和分布规律;并且着重研究口腔癌患者病耻感与其生命质量的关系;
目的:评价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在口腔软组织手术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完善口腔软组织手术术后镇痛方法提供新选择。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择期行口腔软组织手术患者40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Ι-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采用芬太尼1.5 ug/kg,丙泊酚2.5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麻醉诱导后,由同一有经验的麻醉医生经鼻向气管内置
目的:研究稳定性咬合板的厚度对单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确定最佳的稳定性咬合板厚度。材料和方法:选择1名26岁的健康成人受试者,收集CBCT和MRI扫描数据,运用Mimics、Geomagic Studio、NX以及Ansys软件结合处理,建立单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基础模型/0mm模型),及佩戴不同厚度稳定性咬合板(研究模型/2mm、3mm、4mm、5mm、6mm
目的:评估骨组织三点法确定的正中矢状面和软组织标志点确定的正中矢状面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偏颌畸形患者三维结构对称性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参考平面,为临床医师的诊断与手术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正颌手术的牙颌面畸形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实验对象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偏颌畸形患者,第二组为颅面部基本对称患者,每组20人。术前拍摄颌骨三维CT,
目的:每年全球共有160万人被临床诊断为口腔鳞癌,因其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且预后较差等特征,5年整体生存率仅约为63%。环状RNA在口腔鳞癌细胞中大量存在,并且多数是由编码蛋白的外显子经过环化而成。本研究验证hsa_circ_000968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其临床病理资料,并通过大数据对其功能富集分析,来探究其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意义,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潜在靶点。研究方法: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不同类型附着体支持的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方法:随访46名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附着体类型分别是磁性、杆卡、球帽和Locator),进行影像学和临床检查,并记录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问卷法调查患者满意度。通过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机械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得分来评估种植体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
目的:氯己定漱口水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去除已形成的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和预防龋病的一种漱口水,但长期使用高浓度氯己定会导致牙齿及黏膜染色。本研究探讨D-亮氨酸能否增强氯己定对不锈钢托槽周围变形链球菌的杀灭作用,减少龋病的发生同时降低氯己定临床使用浓度及副作用。方法:通过定量抗菌试验和生物膜观察,评价D-亮氨酸对氯己定的杀菌增效作用。通过平板计数法,评估D-亮氨酸增强氯己定杀菌的效果;采用扫描电镜对不锈钢
目的:对于颈部临床淋巴结阴性(c N0)而病理淋巴结阳性(p N+)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针对其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治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估对于c N0、p N+的口腔鳞癌患者,择区性和全颈淋巴结清扫术的颈部复发及生存结果的影响,为提高术后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了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
阐述输变电的工程质量特点,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现状,提出改善的方法和措施,从而提升输变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桡侧前臂游离皮瓣(radial forearm free flap,RFFF)与腹股沟软组织游离皮瓣(groin soft free flap,GSFF)即刻重建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头颈外科接受两种重建手术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48例患者(30例RFFF和18例GSFF)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