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门菌(Salmonella)是一类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猪感染沙门菌可引起沙门菌病,主要以腹泻、发热、胃肠炎甚至败血症为特征,影响繁殖,给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据最新统计,沙门菌有多个血清型,我国已报道其中至少292个,掌握其分布流行情况对沙门菌病的疫情监控、提早防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防治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自2015年到2016年间每季度走访江苏和安徽地区猪场,共采集不同日龄不同猪舍粪便样品1629份,分离到沙门菌175株,平均分离率10.74%;其中夏季22.83%,秋季11.46%,冬季5.95%,春季3.19%,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不同日龄猪群之间分离率也体现出一定差异,其中种公猪26.97%,后备母猪、妊娠母猪、产后母猪17.57%,保育猪(31~70日龄)10.3%,育肥猪(71日龄及以上)7.88%,而仔猪(1~30日龄)在本试验中未检测到沙门菌感染;地域方面,分离率最高的是江苏宿迁15.61%,其他依次是江苏镇江12.57%,江苏无锡11.11%,安徽马鞍山7.85%,安徽滁州7.02%。本试验中分离沙门菌涉及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伦敦沙门菌、里森沙门菌、里定沙门菌、纽兰沙门菌、奥凯福科沙门菌七种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占58.29%,其他血清型依次是里森、德尔卑、里定、伦敦、纽兰、奥凯福科沙门菌。选取其中93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共分为22个PFGE型。调查结果揭示了部分地区的沙门菌流行情况,为沙门菌的防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测定试验分离的102株鼠伤寒沙门菌对12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其中101株表现出多重耐药,耐药率达99.02%。同时耐受4~6种抗生素的菌株占48.04%,同时耐受7~9种抗生素的菌株占41.18%,最多者可同时耐受10种抗生素。随着自然界沙门菌耐药菌株越来也多,开发新型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从养殖场粪便、污水中分离到85株能裂解沙门菌的噬菌体,并筛选到一株裂解性强、噬菌谱广的噬菌体SQC73。透射电镜显示,该噬菌体具有正二十面体的头部,非收缩性尾部,符合长尾病毒科特征。随后测定其其酸碱耐受性,热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其酸碱耐受性和热稳定性良好,最佳感染复数为100:1,潜伏期为20 min,暴发期为70 min,平均裂解量为25.3;灭菌效果试验显示SQC73可以有效消灭平板上99%以上的沙门菌,模拟污染试验表明可以有效消灭96%以上的沙门菌,具有作为环境灭菌剂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