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根瘤菌群体感应系统中自体诱导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engcou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AHL超敏感生物检测菌株KYC55(pJZ372)(pJZ384)(pJZ410)对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 1128产生自体诱导物的能力进行了检测,定量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与定性的反向薄层层析检测表明该菌株可以产生较高活性的、多种多样的自体诱导物分子。 为了研究该群体感应系统,本研究采用转座子插入突变的方法成功筛选到两株自体诱导物部分缺失突变株并将其命名为YW1,YW2。两突变株自体诱导物活性、种类与野生型相比都有所降低。通过Arbitrary PCR与亚克隆技术对转座子插入位点进行定位,结果表明:突变株YW1中转座子插入一个621bp的ORF的377bp和378bp之间,经BlastX分析,它所编码的206个氨基酸与Sinorhizobium medicae WSM419中AHL合成酶TraI同源性高达99%,故将其命名为traI;突变株YW2中转座子插入一个1503bp的ORF的1257bp与1258bp之间,经BlastX分析,它所编码的500个氨基酸与Sinorhizobium medicae WSM419中未知功能保守蛋白KaiC完全同源,KaiC是蓝藻(cyanobacteria)维持生理周期所必须的调节蛋白,而在Sinorhizobium sp.1128中它却与自体诱导物合成相关,kaiC的插入失活可以导致两种自体诱导物分子的缺失。 为了证实tral基因具有产生自体诱导物的功能,将完整的traI基因克隆至具有强启动子ptac的广宿主表达载体pYC12中并使traI基因在宿主E.coli DH5a进行异源表达,对大肠杆菌重组菌株培养上清液进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和TLC分析均可检测到AHL活性。PCR扩增traI基因的中间片断并克隆至pVIK112中,将携带有traI基因中间片段的重组质粒接合转移至野生型菌株中,与野生型菌株的traI区域进行同源交换后获得了自体诱导物部分缺失菌株YW3。而后,将携带有traI基因的表达载体接合转移至突变株YW3得到互补克隆YW5,对其自体诱导物活性大小与种类分析表明:与野生型相比,互补克隆自体诱导物表型完全恢复。这些结果表明traI基因在Sinorhizobium sp. 1128负责合成两种自体诱导物分子,而另外的自体诱导物分子可能由其他的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合成。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草地资源是内蒙古草地畜牧业的基础。目前约90%的草地不同程度上处于退化的状态,草地不能像过去一样承载大量的牲畜。如何改善草地生产和草畜系统的健康发展是草地畜牧业的重要
为有效保护虎风蝶,本论文对陕西秦岭地区虎凤蝶的分布、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及部分分布区的数量进行了调查。通过栖息地环境因子分析、历年卵的分布状况和数量变动数据、各虫态
本试验以广西阳朔县白沙镇的金柑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金柑花芽分化和胚胎发育形态学研究,为金柑的新品种培育和良种繁育奠定理论基础。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金柑的花芽分化、大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