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涪江上游石坎河流域地处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东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东缘地带。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是地震的多发区,每次地震都会诱发大量的次生灾害。“5.12”地震后暴发了多次泥石流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对该河段人类工程活动及河谷地貌演化影响显著。因此研究该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对研究区泥石流的科学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石坎河流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收集相关资料及前期野外现场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评价马鞍石堰塞湖残留体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泥石流主要影响因子,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及单沟泥石流模型,并将两种结果对比,进而得到研究区各条泥石流沟危险性评价最终结果,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查明石坎河流域共发育两条泥石流主沟(洪溪沟和兴坪沟)、九条支沟,且都属于后发型地震泥石流,其流体性质主要为稀性泥石流。其中洪溪沟流域共发育三条泥石流支沟,在整个石坎河流域内面积最大且沟内物源最多;兴坪沟流域共发育六条泥石流沟。且流域内的泥石流多属于高频泥石流,震前从未发生过泥石流的沟谷在震后暴发多次大规模泥石流灾害。(2)“5.12”地震后研究区地形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沟道条件、物源条件。地震的作用使流域内产生了大量崩滑体,极大的增加了流域内物源量。此外,流域内还存在大量潜在崩滑体,在降雨等不利因素下再次失稳,流域内物源的累积性运移补给、沟道堵塞效应,使得研究区泥石流启动的临界降雨量大大降低,且表现出规模性大、破坏性大、群发性等特点。(3)“5.12”地震在石坎河流域形成了马鞍石、文家坝两处堰塞湖。其中马鞍石堰塞湖为洪溪沟左岸高处滑坡整体滑动,地震后进行了人工疏导。堆积体总物源量为599.6×10~4m~3,现已被冲刷带走258.6×10~4m~3,仍残留341.0×10~4m~3,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然、暴雨及地震工况下均处于稳定状态,最可能的失稳方式为水流掏蚀作用下坡体变陡坡脚形成应力集中带,前缘局部垮塌,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物源量为47.74×10~4m~3。文家坝堰塞湖在地震发生时堵塞石坎河,地震后进行了人工疏导。现为舌状展布,整体稳定,同时已在河道上做了防冲措施,不会再提供物源,只是造成了河道比降降低,减缓了河流的流速,降低了泥沙携带能力。(4)对石坎河流域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统计了主沟及各支沟内物源量及分布,得出物源总储量为1087.99×10~4m~3,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213.84×10~4m~3。研究区泥石流启动主要由两种形式:一种是堵溃式,即地震作用下流域内形成大量的崩滑体以碎屑流的方式进入沟道、阻塞沟道,形成堰塞湖,在暴雨激发下,溃决形成泥石流灾害;一种即是沟道启动形式,即历次泥石流作用下,崩滑物源多部分被搬运堆积于沟道内,但未形成堰塞湖,沟道堆积物源十分丰富,后在一定的降雨条件下,发生大规模泥石流。震后物源量的增多、启动条件的降低、运动能量的大量蓄积孕育了研究区泥石流的发育。(5)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单沟泥石流模型:选取影响泥石流活动的主要因子,对研究区九条泥石流沟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并将两种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得到最终评价结果:七条沟属于高度危险、两条沟属于中度危险,并与现场调查结果对比进行分析验证。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能够较客观准确的对研究区的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