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患者眼轴长和屈光度对视网膜血管几何学特性的影响,分析随着眼轴长延长和近视屈光度的增加,视网膜血管分支角和弯曲度的变化情况,从而探讨高度近视患眼视网膜微循环的改变。分析比较不同后极部病变的高度近视患眼视网膜血管分支角和弯曲度的差异,视网膜血管几何学特性的改变是否可预示高度近视后极部病变的进展,探讨视网膜血管几何学特性是否可以用于定量高度近视患眼眼轴长延长所产生的牵拉力大小,,进一步分析高度近视视网膜血管几何学特性的细微改变与后极部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高度近视患者84例155只眼,双眼71例,单眼13例。门诊行系统的眼部检查及眼底联合血管造影检查(FFA+ICGA),定量眼轴长和屈光度。采集患者FFA造影图片,应用自编软件定量视网膜血管弯曲度。Photoshop CS5软件测量视网膜血管分支角。高度近视病变主要位于后极部视网膜,弯曲度和分支角的定量范围为颞上、颞下象限视网膜动静脉。依据眼轴长和屈光度的不同,分别将155只高度近视患眼分为3组,比较各组视网膜血管几何学特性。根据高度近视后极部病变不同,分为弥漫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病变组,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斑病变组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组,比较各组视网膜血管几何学特性。各组分支角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弯曲度行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均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方差分析中均数的两两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及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的两两比较,采用校正的a’=0.017,即p<0.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4例155只高度近视患眼,男22例41眼,女62例114眼。年龄30~85岁,平均(55.1±13.0)岁。眼轴长(26.22~31.78)mm,平均(28.24±1.58)mm;屈光度-(8.00~24.25)D,平均-(12.83±4.51)D。颞上静脉、颞下静脉、颞上动脉、颞下动脉分支角分别为:(79.84±20.07)°、(85.59±17.03)°、(69.20±17.23)°、(69.70±15.15)°;颞上静脉、颞下静脉、颞上动脉、颞下动脉弯曲度(14.9±12.4)E-05、(11.2±10.8)E-05、(8.37±5.57)E-05、(7.16±5.53)E-05。高度近视患眼视网膜动脉分支角和弯曲度明显小于静脉。高度近视患者眼轴长越长、近视屈光度越大,动脉分支角越大,弯曲度越小,即血管越直。与弥漫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眼相比,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斑病变眼的颞下动脉分支角变大且弯曲度变小(血管变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血管变直、分支角变大预示着视网膜血流灌注减少,长时间导致视网膜缺血,眼轴长的延长引发的这些视网膜微循环变化在高度近视后极部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病变进展中起到一定作用。高度近视患眼视网膜几何学特性的变化源于眼轴长延长和后巩膜葡萄肿的加深对血管产生的机械牵拉力作用,研究视网膜血管几何学特性可以用来定量机械牵拉力的大小,预示高度近视患眼后极部病变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