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LH120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以及传统能源发电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风力发电因其较成熟的开发技术以及商业化潜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交流励磁双馈发电机已成为风电系统的主流。目前,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技术研究己基本成熟,但其无法解决电网无法覆盖地区的供电问题。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在脱离大电网支撑的情况下可以单独运行,且满足周边偏远地区的供电需求,对改善环境、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状况等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离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离网型风力发电中的不平衡负载、非线性负载以及储能控制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离网型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并联运行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方案。论文的研究内容可概括如下:(1)在建立了离网型双馈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发电模式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传输特性;基于双PWM变换器中间直流电容的解耦作用,提出了平衡负载下定、转子侧变换器的矢量控制策略及离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案。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2)针对不平衡负载对离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定子侧有、无功功率和电磁转矩产生二倍频率波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转子侧变换器的解耦控制策略,分别对定子侧变换器采用基于三相四桥臂变换器拓扑的矢量控制策略来补偿不平衡定子电流,为负载的零序、负序电流提供物理通道以消除电磁转矩的脉动影响;为保证负载获得期望的供电电压,对转子侧变换器采用直接定子电压控制方案,设计了一种扩张状态观测器以实时估计转子电流环的扰动,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及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针对非线性负载给离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产生输出电压谐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控制转子侧变换器使双馈系统具备有源滤波器功能的策略,抑制输出电压谐波。针对该方法在抑制输出电压谐波的同时带来了定子电流谐波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控制策略,利用转子侧变换器控制定子侧提供正弦电压的同时,抑制输出电压谐波及定子侧谐波电流的增加。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针对风能因随机性、间歇性所带来的输出功率波动、输出电压闪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储能元件接入中间直流环节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可行拓扑结构,提出了定子侧变换器控制定子电压、转子侧变换器控制最大风能追踪以及定子侧变换器控制中间直流电压、转子侧变换器控制定子电压而储能变换器实现最大风能追踪的两种新型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5)为弥补单台发电机在负载多、电量需求大时无法满足供电需求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下垂控制的无通讯功率均分策略以实现多台双馈电机的稳定并联运行。在建立了正常和负荷切换情况下两台双馈风力发电机并联运行简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定、转子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以获得平衡的三相定子电压和稳定的中间直流电压。仿真结果证明了所采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文化战略和城镇化战略是当前中国发展的两大战略,是文明转型的内生性需求与新动力机制,两者的协调发展可能解决一个系统性问题——文明的城乡一体化。文化产业的城乡分化是传
[目的]结合中医理论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进行辨证分型分析与探讨。[方法]选自2010年5月12日至2012年5月11日来我院就诊SAS病患,经病史询问及PSG检查确诊的SAS患者116例,对其
慢性咽炎中医称为"慢喉痹",多由急性咽炎失治演变而成。现代医学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不佳,本病迁延日久,由"瘀"所致者为数甚多,根据"瘀"的理论,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临床疗效
在建设工程中,除了材料分包商的数量占比重最大外。建筑劳务分包数量占的比重居于次席。而建筑劳务分包更加涉及到一个相对很敏感的“农民工”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建筑工程劳
对银行业这种高风险行业来说,内部控制是银行重中之重,对风险管理落后、内部控制薄弱的农村商业银行来说,内部控制更为重要。江苏沭阳农村商业银行是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加快城市文化事业发展和进一步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本文在对秦皇岛市市区范围内的公共文化设施现状调研的基础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57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6例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131例
针对大数据这一热点话题,目前的讨论集中于其在商业领域和公共管理的应用与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效应。而如果从"海量信息处理"这特质来看,大数据时代信息处理和传播方式的
DNA嵌入剂萘酰亚胺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主要分为单萘酰亚胺和双萘酰亚胺。介绍了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发现和发展,并以几个主要代表药物为例,介绍了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抗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