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心肌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病与常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及梗死次数、血管病变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改变及相关生化指标对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患急性心肌梗死到目前为止已在我院住院确诊为心肌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76例,作为病例组,回访明确同期其他心肌梗死,至今未患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按照年龄和性别与该76例患者进行1∶1严格匹配,配对出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病例组与对照组上述各因素进行对比。 结果: 吸烟、BMI、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E/A、CRP、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心率越快,梗死次数越多、Killip分级级别越高、血管病变程度越重,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病风险越高;肾功能不全比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发病率增高;血运重建可有效地降低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病风险。超声心动图中:LA、LVDD、LVEF、WMSI评分、二尖瓣反流程度及生化指标中BNP升高程度、Hb下降程度对梗死后缺血心肌病的发病,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在众多因素中,梗死次数的危险性最高(OR=10.786,P<0.05)。 结论: 平均心率、肾功能不全、梗死次数、Killip分级、血管病变程度、是否行血运重建等因素是缺血性心肌病的危险因素,其中梗死次数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LA、LVDD、LVEF、WMSI评分、二尖瓣反流程度及BNP、Hb对心梗后缺血性心肌病有重要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