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量农村土地被征收,从而产生了数量庞大的被征地农民。针对中国失地农民现状,“土地换保障”的思想应运而生,在经历了理论研究,政策探索阶段后,在各地以不同模式试点执行,由于各省市情况不同,该政策有很多延展空间,同时也有许多创新之处。作为一种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安置的新思路,“土地换保障”相对于过去简单的征地安置模式,开辟了一条新的安置途径,在征地安置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中发展出与当下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长效机制。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科学保障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障安置模式,“土地换保障”相关政策的执行过程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对该政策的政策执行研究,有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开发建设的前沿,快速的开发征地伴随着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换保障政策执行情况是江苏省土地换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缩影。本文选取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换保障政策执行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地租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和公共政策执行理论为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持,结合实地调研的第一手资料,采用案例分析与规范分析。一方面,针对执行中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供相应的对策,有助于逐步完善政策法规、健全体制机制、提高执行效能,为更好地实现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目标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为江苏省政策优化调整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其他地区的政策探索提供借鉴,对我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有用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借鉴。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换保障政策,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征地农民安置工作从货币安置、就业安置逐步迈向保障安置,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作用。然而因为政策环境的影响、政策内容的缺陷、执行主体的不足和目标群体自身的局限性等阻滞因素,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能和政策目标的实现。本文建议通过改革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提升政府政策执行效能,建立让失地农民老有所养、人有所业的公共服务体系,来消解政策执行阻滞,保障政策目标实现。科学、合理地安置被征地农民将更好地推动开发区社会经济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