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地域特色始终是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传统商业街区作为城市历史与商业的共同载体,能够强有力地代表当地的文化氛围。同时,伴随着城市夜晚活跃度日益成为衡量城市经济繁荣水平的硬性指标,夜景成为展示城市历史风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改造更新这些传统商业街区的夜空间,使其夜景在功能上更加合理、照明上更加节能,氛围上更加和谐,是当前亮化工程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黄山市黎阳in巷与屯溪老街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空间类型作为视知觉评价实验样本照片,综合运用实地调研、脑电波解析、眼动轨迹计测、SD心理评价等研究方法,对传统商业街区的夜空间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优化措施。首先,基于传统商业街区的照明现状,依据《城市意象》认知城市的方式,将屯溪老街与黎阳in巷的空间类型归纳为入口空间、广场空间、街巷空间和滨江空间四种,再依次统计描述每种空间类型的照明现状,得出街巷空间与滨江空间的环境亮度较为极端,广场空间与入口空间的照明设计无序化。最后,通过研究分析,上述问题的根由为传统商业街区内的古建与商业照明需求存在矛盾。其次,对典型场所的昼夜照片进行脑电波及眼动实验,分析多种照明方式对人视知觉感知产生的影响。进而发现相同场景下,夜晚相较于白天对人α波(一般出现在人身心愉悦时的脑电图上)的影响更为显著,且投光照明也可以对人的α波数值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对眼动数据的统计以及热力图聚集度和空间要素位置分析,得出采用投光照明的样本可以获得被试者更高的视线聚合度。同时,通过SD法收集被试者对典型空间的评价信息,运用多变量解析,提取出三种感知因子来解释夜空间的氛围特征,进而把握被试者对传统商业街区的夜景空间氛围的心理感知评价。最后,从优化夜空间的宜人性及历史性角度提出游客与夜空间互相交融的优化策略,对各空间类型的投光方式以及氛围营造做出针对性建议,并对两种主要业态提出基于影调主题色的优化措施。笔者以黎阳in巷与屯溪老街的个案为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传统商业街区夜空间氛围的品质升级提供借鉴与参考价值,拓展丰富夜空间的研究方法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