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58×SK玉米群体的多环境籽粒性状QTL分析与粒宽QTL的精细定位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r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热带小籽粒品种SK和普通籽粒品种ZHENG58构建的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与8个环境的表型分析,进行籽粒长度,宽度,厚度,百粒重四个性状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阐明籽粒性状的遗传基础。方差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四个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存在显著的互作,这四个表型性状之间显著相关。高密度连锁图谱的遗传长度为1,860.9 cM,共包含13,703个单核苷酸多态(SNP)标记。其中,8个环境表型定位,共检测到籽粒长度,宽度,厚度,百粒重的QTL数目分别为18,26,23和19个,每个QTL解释3.2到23.7%的表型变异。分析多点QTL定位结果,我们检测到大部分一致性QTL,这些QTL的表型变异在不同环境下有差异,但是检测位置在两个环境以上是稳定的。其中,16个QTL解释表型变异大于10%。这些QTL在多个环境中被检测到,说明籽粒性状由多个微小与少数主效QTL控制。此外,对于四个籽粒性状8个环境的表型进行最佳无偏估(BLUP),进行QTL定位。四个性状共定位到34个QTLs,其中22个QTLs富集在染色体的8个区域(chr1,3,7,8,9,10)。随后,利用重组自交系目标QTL剩余杂合家系对影响籽粒宽度主效QTL qKW-9.2进行精细定位研究。通过八个微卫星标记,通过一代的定位结果,我们验证了该QTL(P<0.0001),并将目标区间缩小到630 Kb。在这个区段内,包含28个候选基因。这些信息将促进该 QTL的基因克隆与籽粒性状的分子育种,有助于揭示玉米籽粒发育的遗传基础。
其他文献
该文以控制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及其窄分布为目标,通过探讨 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的成核及晶化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成核/晶化隔离法.以 该法制备
该论文研究了C.I.颜料黄147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条件.首先以苯甲腈和双氰胺为原料,选用最佳工艺条件合成中间体2,4-二氨基-6-苯基-1,3,5-均三嗪,并以1-氯蒽醌和2,4-二氨基-6
目的:研究妊娠过程小鼠子宫内膜DNA甲基转移酶( 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DNMT1,DNMT3a和DNMT3b的表达规律以及它们对胚胎着床的影响,初步探讨DNMTs在胚胎着床中的调控
表面活性剂包衣酶催化有机介质中的反应是近十年来酶工程领域的新技术.酶经表面活性剂包衣酶后避免了将其直接暴露于有机溶剂中的失活甚至变性.该酶经表面活性剂包衣酶后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