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的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措施,影响着规划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其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规划区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土地利用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对土地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土地利用规划成为真正的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规划。本文在归纳、分析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富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课题,运用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影响发生机理及其评价的技术方法,对四川省富顺县土地利用规划中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时,根据富顺县实际情况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选择土壤、水、生物、自然灾害、社会经济五大环境因素作为环境评价因素,每个因素选择了若干个具体指标(人均收入水平、人均耕地面积、群众支持程度、生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林面积、土地利用率、耕地转化率、城镇建设及工矿用地率等共15个评价指标)作为富顺县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在环境因素选择时,除了考虑常规的土壤、水、生物、社会经济外,还考虑了因土地利用规划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产生的影响(自然灾害评价因子选择中加入了系统承灾能力、地质灾害面积比率、水土流失等指标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富顺县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根据指标权重及排序法进行检验,检测到基准层B对标准层A的比率CR=CI/RI=0.0479<0.10时,认为层次分析法的结果有满意的一致性,权重分配合理,评选出最佳方案。通过富顺县土地利用指标与规划方案预测指标值比较,专家赋分方式,说明规划方案中2010和2020年的预测指标综合评价值均高于2006年土地利用规划现状,规划方案相对于土地利用现状来说更有利于土地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总体目标,规划对环境的影响为良性发展趋势,土地利用方式更趋向合理化。通过富顺县的土地规划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为今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利用方面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