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摆动抑制方法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ajunch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一般由一个主星和两个子星通过系绳串联组成,该系统可应用于诸多空间任务,如:人造微重力环境、能量或物资传输、空间观测、干涉测量等。在其应用过程中,轨道偏心率、科氏力以及其它外界干扰的影响会使子星相对主星产生摆动。这不仅会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系绳的缠绕和断裂,不利于系统运行。因此,如何对系统摆动进行抑制是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研究的重点。针对该问题,本文着重对椭圆轨道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和以局部空间电梯为应用背景的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的摆动抑制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建立通用动力学模型。
  为了研究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的摆动抑制问题,并且考虑到未来对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以及包括更多子星个数的空间N体绳系卫星系统的拓展研究(N为大于2的整数),需要建立空间N体绳系卫星系统的通用动力学模型。目前,对空间绳系卫星系统的建模多采用拉格朗日法,尽管该方法简单有效,但基于该方法推导的子星数量不定的空间N体绳系卫星系统动力学模型其形式不够直观。因此,本文采用牛顿动力学公式推导并建立了空间N体绳系卫星系统通用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不仅涵盖了本文研究对象的动力学模型,还可描述主星沿无扰开普勒轨道运行的任意空间多体绳系卫星系统的三维空间动力学。
  (2)研究以空间观测为应用背景的椭圆轨道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摆动抑制问题。
  1)针对以子星推力器作为控制执行机构的椭圆轨道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摆动抑制问题,现有的研究控制输入幅值过大,不利于工程实现。为此,本文通过动力学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追踪时变解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对椭圆轨道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的有限推力稳定控制。首先,基于通用动力学模型,推导了系统以真近点角为自变量的动力学方程。然后,利用该方程,对系统在真近点角域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系统摆角在椭圆轨道上的一类时变解。提出了对该时变解进行追踪的控制策略,设计相应的滑模控制律,并进行了算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以有限推力幅值对系统在椭圆轨道上(包括较大偏心率的情况)的摆动进行有效抑制。与已有的研究相比,该策略所需要的控制推力更小。
  2)针对不使用推力器的椭圆轨道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的摆动抑制问题,目前,尚没有文献专门对其进行研究。本文提出基于收放系绳的控制方法和对摆角周期解进行追踪的控制策略,在仅消耗电能而不消耗子星工质的情况下对系统摆动进行抑制。首先,基于通用动力学模型推得系绳可收放的椭圆轨道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动力学方程。然后,通过分析该方程,得到了摆角等于其周期解时所需的系绳收放速度方程。接下来,推导系统摆角正弦变化时使系绳收放长度变化幅度最小的周期解设计参数。以追踪摆角周期解为控制策略,设计滑模控制律对系统的摆动进行抑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与策略对摆动抑制的有效性。
  (3)研究了以局部空间电梯为应用背景的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在中端体沿系绳移动过程中的摆动抑制问题。该类系统结构形式为:“主星-中端体(电梯舱)-下端体”,依次沿重力梯度方向排列;中端体可沿系绳在主星和下端体之间移动。系统的控制方式通常为调节系绳张力或收放速度。
  1)针对在中端体沿系绳移动过程中由于科氏力所造成的系统摆动抑制问题,现有的控制策略必须通过改变中端体沿系绳移动速度来对摆动进行抑制,其抑制效果不理想,且无法使中端体以恒定速度沿系绳移动。本文首次提出一种基于控制收放下端体(即,下端体沿系绳的移动)的张力控制策略,实现了中端体沿系绳移动过程中系统的摆动抑制。基于该控制策略,采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律以验证其有效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新的控制策略能够对中端体沿系绳移动过程中的摆动进行有效抑制。该控制策略的提出为解决以局部空间电梯为应用背景的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摆动抑制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当采用该控制策略时,中端体沿系绳的移动速度既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这使系统的运行模式更加灵活多样。
  2)针对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在中端体沿系绳移动过程中的摆动抑制问题,提出了“并行分段最优状态轨迹生成/追踪”控制方法,使系统更容易满足任务约束。该方法将整个任务流程离散为多个子段,在系统执行当前子段最优状态轨迹追踪控制的同时,计算(生成)下一个子段的最优状态轨迹。为了验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对中端体以恒定速度和可变速度沿系绳移动的算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应用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并结合收放下端体的控制策略,可以在满足任务约束的前提下对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在中端体沿系绳移动过程中的摆动进行有效的抑制。此外,该控制方法还能对中端体和下端体沿系绳的移动速度进行协同控制,从而在抑制摆动的同时有效缩短任务周期。相比已有的方法,“并行分段最优状态轨迹生成/追踪”控制方法不仅可实现对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在中端体沿系绳移动过程中的闭环控制,还能充分的利用多核计算机的并行计算功能,提升计算效率。
  3)针对系统的全状态稳定问题,现有的研究只针对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在中端体沿系绳移动过程中的摆动进行抑制,在任务结束时,系统并未完全处于静平衡状态(全状态稳定)。这种情况不利于系统的稳定和任务结束后的中端体回收。为此,本文将系绳的收放速度作为控制输入,对中端体沿系绳的移动速度和下端体沿系绳的收放速度进行协同控制,实现了系统的全状态稳定。首先,提出了以系绳收放速度代替系绳张力作为输入的控制方法,并推导了可表征系统总绳长变化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同时调节中端体沿系绳移动速度与下端体沿系绳收放速度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算例仿真,以验证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显示,采用新的控制方法可使空间三体绳系卫星系统中包括摆角、摆动角速度和系绳收放速度在内的状态量在中端体沿系绳移动任务结束时收敛于零,从而实现系统的全状态稳定。
其他文献
大展弦比柔性飞机区别于传统飞机的特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其机翼大变形产生的几何非线性效应对气动力分布、飞机运动带来的影响,另一个是其较低的固有频率容易与飞行动力学的短周期模态出现不良耦合发生体自由度颤振。针对以上两个特点,本文开展了时域的非线性气动弹性分析和计及刚弹耦合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非定常涡格法是一种中等精度的低速非定常气动力计算方法。本文展示了如何对非定常涡格法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
学位
分离诱导的激波反射结构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推进系统的内流场中广泛存在,这种流场结构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自身的流动参数变化剧烈,这种情况会对飞行器的推进系统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分离诱导的激波反射结构进行更细致地研究。本文首先将分离诱导的激波反射流场划分为三个子流场,综合运用最小熵增原理、自由干涉理论和无粘激波理论等方法对包括激波反射和边界层流动等结构在内的流场进行理论分析,给出
学位
复合材料加筋结构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和承载效率高等特点,能较好满足飞机的轻量化设计要求,而自动铺丝技术(Automatic Fiber Placement,AFP)则实现了复合材料制造过程的机械化和数字化,使得大型的复合材料变刚度曲面结构生产成为可能,进一步扩大了复合材料的设计空间。本文选取复合材料加筋曲板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结构的稳定性和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具体包
学位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非对称喷管的设计方法、典型设计参数对喷管气动特性的影响、组合动力可调气动方案设计及宽速域范围内的气动特性开展了研究。首先,为验证CFD软件计算的准确性,分别进行了喷管定常流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与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验证,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本文所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可靠。其次,根据组合发动机的设计任务及需要满足的几何约束条件,整理了组合动力可调喷管的设
学位
高亚音压气机叶型表面等熵马赫数分布符合控制扩散规律则设计点损失低、低损失攻角范围宽,因此控制扩散叶型在航空发动机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建立了吸力面峰值马赫数数值及峰值马赫数相对轴向位置可控的控制扩散叶型自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了吸力面峰值马赫数及其位置对静子及转子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关键参数对静子叶栅载荷分布及气动性能的影响,为控制扩散叶型设计提供参考。论文第一部分,构造控制扩散叶型载荷分
学位
热障涂层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高温防护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提高发动机高温部件工作温度,提高发动机效率,延长使用寿命。热障涂层结构复杂,服役环境恶劣,性能要求苛刻,不仅承受外部机械、高温、化学等多种耦合作用,内部材料物理性能不同也引起较大的热应力,决定了其失效破坏机制和寿命影响因素的复杂多样性。因此,研究裂纹的演化规律,尤其是表面裂纹和界面裂纹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是深入理解涂层失效机理的有
学位
传统固定几何涡轮在设计点附近具有较高工作效率,当工况远离设计点时效率下降严重。为改善涡轮对变工况的适应能力,需要将涡轮设计为变几何涡轮,变几何涡轮通过使部件几何面积可调,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导叶安装角可调,可以在不调整涡轮转速的条件下改变涡轮的流量,满足不同工况条件涡轮的功率需求。尽管变几何涡轮在改善变工况性能方面带来收益,但是导叶可调会增加导叶调节机构复杂度和端壁间隙,导致端壁间隙泄漏损失,引起涡轮
学位
随着航空工业对飞行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和涡轮中常采用更轻薄的叶片-盘结构来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特别是整体叶盘的使用有效地减轻了发动机叶盘的质量和降低了叶盘连接结构的复杂程度。但是更轻薄的叶盘设计带来了更严重的盘片耦合振动问题。为有效的降低叶盘的振动应力以提高叶盘的疲劳寿命,必须设计可靠的阻尼装置。传统的干摩擦阻尼装置由于减振效果明显,以及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发动机
学位
航空涡扇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技术皇冠上的明珠,是关系国家军事安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高科技产品,是制约我国航空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现代航空涡扇发动机正朝着大涵道比、大推力、低油耗等方向不断发展。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磨损、抗疲劳性能好等优点,预期将在下一代涡扇发动机大尺寸风扇叶片的减重/增效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原位自生型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TiB2/Al复合
学位
凝相铝/三氧化二铝液滴碰壁现象是采用含铝复合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内特有的一种多相流动现象,其碰壁过程及结果类型对发动机内绝热层的热防护性能、喷管的抗烧蚀性能、潜入式喷管背壁区的熔渣沉积现象以及发动机内两相流动特性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保障发动机绝热层和喷管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发动机内流场仿真结果的精确性,揭示铝/三氧化二铝液滴碰壁机理并建立高密度高表面张力系数液滴碰壁模型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