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理论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石,也是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费直接形成GDP,二是消费刺激投资,从而带动经济增长。然而,扩张性的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效果取决于投资乘数的大小,而投资乘数又与居民消费倾向有直接关系。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1995年以后,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1995、1998年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均为80年代以来各时期的最低值。进入90年代以后,消费倾向的变化开始脱离投资变动的影响,表现出“独立特性”,如1992、1993年出现了经济过热、投资膨胀,但消费需求没有像以前那样随投资膨胀而膨胀,而是出现了不同的走势。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大大抵消了投资扩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如能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滑趋势,甚至使其有所回升,则投资乘数就会提高、同样的投资总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会增强。由于消费倾向是居民消费心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反映,为此,我们从探讨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各自的变化特征出发,分析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的因素,包括消费心理、居民收入、消费预期、国家的消费政策(消费环境)以及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等客体因素,寻求提高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解决方案,为国家制定宏观消费政策提供一些积极建议。 由于受消费偏好、收入状况、国家政策等的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呈现出迥异的特点,这种差别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而且也表现在城镇内部富裕居民与贫困居民、乡村富裕居民与贫困居民之间,准确预测居民消费水平,对于合理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提高消费水平和切实增加收入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凯恩斯为了说明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而首先提出的消费函数,是迄今为止最为常见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多次采用经济计量学方法,运用凯恩斯模型及其扩展形式,以实际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辨别主次影响因素;在将城镇居民收入进行分组的基础上,计算不同收入组的城乡居民的消费函数,通过真实值与估计值之间的拟合进行证实或证伪,试图从中找出一些规律,为制订刺激的政策提供佐证。 全文以凯恩斯消费理论为主线,以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包括MPC和APC)为研究内容,运用经济计量学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若干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理论、模型以及现实三者的结合,得出了非常有意义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