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语言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变化,这是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作为文化表现形式的语言不得不反映文化的发展变化,即语言反映社会。该论文以实际语料(《抗日口传故事集》1992年出版)为基础,对抗战时期口传故事中所使用的词汇的系统梳理,通过统计与归纳的研究方法,对抗战时期中国朝鲜族的词汇使用进行了共时的研究,从词汇的使用摸索并推测出当时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问题。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在这部分中说明该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对中国朝鲜语词汇先行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现况进行的全面的梳理与检讨;并提出了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革命性词汇当中探索出抗战时期的语言特征。这个部分又分两个子部分来进行研究。第一是从语言起源角度上把革命性词汇分固有词汇、汉字词汇、外来词汇以及混合词汇并统计出具体数据来进行分析。第二是从实际使用的角度把革命性词汇详细地分类,分类出反映抗日革命与军事的词汇、反映社会政治关系的词汇、反映革命性文艺活动与教育事业的词汇、指抗日革命军的词汇、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词汇等,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从日常生活用语当中探索抗日战争时期的语言特征。这个部分也是分两个子部分进行研究。第一是从语言起源角度上把日常生活用语分固有词汇、汉字词汇、外来词汇以及混合词汇并统计出具体数据来进行分析。第二是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去详细分类并分析出抗战时期朝鲜民族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农工商业、学校教育、节日及民俗文化、住房文化等。第四部分从惯用表现——成语及谚语当中探索出抗日战争时期朝鲜语的语言特征。在这部分先对朝鲜语成语和谚语进行了比较并考察了两者的不同点。之后从词汇起源和实际使用角度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论。主要对上述的抗战时期三种词汇类型的详细分类研究与考察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试图摸索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朝鲜族的生活的一面和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