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治理理论(Digital Governance Theory)发轫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衰微与数字时代治理的兴起之际,强调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对公共管理的影响,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帕却克·邓利维(Patrick Dunleavy)。作为后新公共管理时期的一种理论诉求,数字治理理论民主与公平的价值理性与技术导向的工具理性的结合能够有效回应新公共管理运动带来的碎片化挑战,丰富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治理手段,奠定网络化治理理论的前期基础。因此,对数字治理理论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有助于厘清后新公共管理时期几种主要理论间的异同,促进数字治理理论的本土化发展;对实践领域的探索则有助于克服公共部门改革法理与法律层面和管理思想和技术方法上的问题,应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机构改革扁平化管理机制的构建、提升政府管理绩效、实现善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数字治理理论进行理论与应用层面的研究。本文以数字治理理论为主线,首先,反思新公共管理理论,肯定其作为公共管理理论范式的升华,批判其过于关注私有化、市场化、机械效率的价值缺失等问题;其次,介绍后新公共管理时期几种主要的理论,从整体性治理理论、数字治理理论、网络治理理论的联系入手,梳理出数字治理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特质,并运用实证研究思维扩展数字治理理论的实践范围;最后,阐述学者对数字治理理论的评价,重点在于理论批判,并得出启示,为数字治理理论的发展指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