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交游诗研究——以“心迹”觅寻为中心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商隐是中晚唐最优秀的诗人,也是其时遭遇坎坷的代表诗人之一。一生五应进士试、两任秘书省、十居戎幕的特殊经历以及内向、忧郁感伤的气质个性所带来的与他人交往上的种种困惑,使他的绝大多数诗带有一种感伤的气息,一层扑朔迷离的愁绪;甚至在酒宴歌席这种“得意须尽欢”的场合,他所赋的诗歌也是伤情多于快乐。他与令狐楚父子、崔戎、王茂元、周墀、郑亚、卢弘止、柳仲郢等作幕期间的幕主,与韩瞻、赵皙、独孤云、李肱、李定言等同年,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前辈诗人,以及与杜牧、温庭筠、喻凫、薛逢、李郢、崔珏、刘黄等同时文士都有过往来,交游不可谓不广,但其中可称得上知音的人却寥寥。白居易尝曰“平生相识虽多,深者盖寡”,以他与元稹、刘禹锡等人的深厚交谊,尚且发为此叹,遑论他人。李商隐也曾说“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多”,是真的深谙孤独与人生炎凉,如此地期盼知音,期盼“可与言”者。  本文以李商隐交游诗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这些诗所显露的诗人“行迹”与“心迹”,概观其丰富多彩的情感内容与生命体验。在结构上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李商隐交游诗的创作,分三个时期撮述其交游情况:从大和三年初谒令狐楚踏入社会开始,到大中十二年逝世,三十年时间中在他生命里来往过许多人物,本文着力求证,广泛搜罗,从中梳理出他与主要人物的交往关系;此外,又简要论述到李商隐一类交往痕迹不明显或与女性人物的“特殊”交游诗。  第二章主要探讨交往时人中仅有的五人——喻凫、薛逢、李郢、温庭筠、崔珏寄赠或追悼李商隐的八首诗。采取分述与综述结合之方式,先简述各人生平、文学成就,再考其人与李商隐的交往情形,继而着重分析八首赠、悼诗,又在小结集中论述,从中把握他们各自的性情为人、诗风概貌,及其与李商隐的投契深浅。  第三章着力分析李商隐交游诗流露的心态,这也是本篇论文的重点所在。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把握这些交游诗显示的诗人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即躁进心态与兀傲峭拔之气、浓重的知音寥落感与情感挣扎、流逝之感、归隐之念、孤寂之感与对孤寂的品味。  第四章主要分析李商隐交游诗的独特价值,从四个角度展开:“诗本性情,义存比兴”、“应酬之作,有所取义”、纷繁复杂的意象、李商隐交游诗对传统同类题材的继承与超越,涵盖诗学价值与独特的生命存在价值。这些交游诗一方面是行迹的展示,另一方面则是内在情感世界(心迹)的流露,是其性情的外化,呈现出清新而独特的面貌。  第五章结语,围绕李商隐交游诗的创作综述其人其诗,并对交游诗的特出晚唐之处作出进一步说明。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当代女性作家,毕淑敏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医生、作家的双重身份,使她比其他作家更多的关注和思索“生命”和“死亡”的价值和意义。她始终坚持冷静、严肃的写实精神,以及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