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B)患者外周血HLA-A2限制性HBcAg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功能及抗病毒治疗对其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共216人,分显性感染组、隐性感染组、携带组和对照组四组。其中显性感染组73例为临床诊断慢乙肝患者;隐性感染组60例为无肝病史、无乙肝疫苗接种史,肝功能生化检测始终正常,HBV DNA阴性,血清学抗HBs阳性,及抗HBc和/或抗HBe阳性者;携带组53例为无症状HBV DNA阳性者;对照组30例为健康献血员。所有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HLA-A2基因分布频率;以HBcAg18-27V和HBcAg18-27I两条多肽分别刺激各组HLA-A2阳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ELISPOT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刺激PBMC后分泌IFN-γ的阳性斑点数;显性感染组HLA-A2阳性者接受52周的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乙肝病毒感染标记物和血清ALT、HBV-DNA,根据检测结果将接受治疗者分为不完全应答组和完全应答组;ELISPOT法检测两组PBMC对HBcAg18-27V和HBcAg18-27I两条多肽刺激后分泌IFN-γ的阳性斑点数,分析比较两组间治疗后和治疗前、后各组平均反应强度应答变化。结果:1.显性感染组HLA-A2基因分布频率为52.1%(38/73);隐性感染组HLA-A2基因分布频率为51.7%(31/60);携带组HLA-A2基因分布频率为49.1%(26/53);对照组HLA-A2基因分布频率为50.0%(15/30),各组间HLA-A2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HLA-A2阳性者特异性CTL功能的ELISPOT检测结果:⑴各组对两条多肽的应答比例相似;隐性感染组对两条多肽的应答比例明显高于显性感染组(P<0.05);两组显著高于无症状携带组和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⑵各组对两条多肽的平均反应强度相似;隐性感染组对两条多肽的平均反应强度明显高于显性感染组(P<0.05);两组显著高于无症状携带组和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比较,治疗后完全应答组对两条多肽的应答比例和平均反应强度均明显高于不完全应答组(P<0.05);治疗前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完全应答组应答比例和平均反应强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不完全应答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各组间HLA-A2基因分布频率无差别。HBV感染表现形式或转归与HLA-A2基因分布无明显关系。2.不同表现形式的HBV感染者外周血HBcAg特异性CTL经特异性抗原多肽(HBcAgl8-27V/I)刺激后分泌IFN-γ的水平不同,隐性感染者的自愈和清除病毒可能与其应答水平较高有关。3.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可增强HBcAg特异性CTL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可能使CHB患者细胞免疫应答有一定程度的恢复。4.ELISPOT方法体外检测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有可能作为判断机体抗病毒能力的细胞免疫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