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钠盐代谢紊乱是鞍周病变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本文主要探讨鞍区及其周围病变术后钠盐代谢紊乱的类型、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105例鞍区及其周围病变患者,其中20岁以下7例,21~40岁55例,41~60岁24例,60岁以上19例;垂体腺瘤53例,颅咽管瘤20例,下丘脑及三脑室区胶质瘤6例,脑膜瘤9例,鞍旁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合并糖尿病患者37例。全部病例均经CT、MRI、DSA或病理证实,并且甲状腺、心、肝、肾功能正常。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和术后第二天常规行血清离子和肾功能检查,发现异常者,每天复查血钠1~2次,无异常者,以后3~5天监测1次。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率、血压及24小时尿量监测,对血清钠异常者每天检测肾功能,动态监测意识变化。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把钠盐代谢紊乱分为高钠血症和低钠血症。比较同一种因素影响下分别出现高钠血症和低钠血症的发生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患者46例术后出现钠盐紊乱,发生率为43.81%;其中高钠血症24例,发生率为22.86%,低钠血症22例,发生率为20.95%。垂体腺瘤共53例,其中突破鞍膈向鞍上发展者29例,10例术后出现高钠血症,发生率为34.48%,1例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45%(P<0.05);局限于鞍内者24例,1例术后出现高钠血症,发生率为4.17%,9例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7.50%(P<0.05)。颅咽管瘤共20例,8例术后出现高钠血症,发生率为40%,3例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15%(P<0.05)。下丘脑及三脑室区胶质瘤共6例,2例术后出现高钠血症,发生率为33.33%,未出现低钠血症(样本量太小,未行统计学分析)。脑膜瘤共9例,2例术后出现高钠血症,发生率为22.22%,3例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3.33%(P>0.05)。鞍旁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共17例,1例术后出现高钠血症,发生率为5.88%,6例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5.29%(P<0.05)。老年患者19例,1例出现高钠血症,发生率为5.26%,8例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42.11%(P<0.05)。合并糖尿病患者37例,12例出现高钠血症,发生率为32.43%,2例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5.41%(P<0.05)。结论:鞍区周围病变术后易出现钠盐代谢紊乱,而垂体柄或下丘脑受侵及者及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钠盐紊乱多表现为高钠血症;未侵及垂体柄或下丘脑的鞍内病变患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多表现为低钠血症。对于钠盐代谢紊乱应做到及时发现,动态监测,经积极治疗后多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