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规模时空差异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sdr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普遍的经济与社会现象,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同样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支撑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砥柱,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旅游经济较为发达,更是我国旅游市场客源地的重心,因而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规模空间分布及结构的研究更具典型性及针对性。此类研究对于正确认识旅游资源及游客在地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因地制宜的进行区域旅游整合发展、优化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指能够反映重要自然变化过程和重大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或者保持历史原貌,具有国家代表性的,由国务院批准公布。她是一个国家风景名胜区体系中级别最高、最具旅游价值的目的地,景区游客规模是体现其旅游资源价值和实现旅游收入的媒介,其规模大小表征了旅游经济效益的潜力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因而揭示这种地域聚集差异的演化过程,对于从地理学的角度认识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并进行旅游产业的战略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研究样本,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Theil指数、熵指数、集中率等方法,分析了2000-2007年期间我国沿海省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规模差异的时空演变。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阐述论文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框架与方法,梳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借鉴国内外差异研究的方法及思路。其次,比较详细的阐述了区域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理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时空差异的分析提供理论指导。再次,在对我国沿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概况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规模差异,景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规模的总体差异特征及区域差异结构;对沿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规模空间差异内部结构的分解;探讨了省际空间景区资源与游客规模的分异特征。最后,在对游客规模时空间差异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景区游客规模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主要从景区软硬件环境建设、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机制完善、区域旅游合作的组织协调以及景区系统的管理体制方面建议。
其他文献
在2015年成功首秀的基础上,今年的ISPO SHANGHAI 2016——亚洲(夏季)运动用品与时尚展迎来了20多个国家的约500个参展品牌。它们在此展示运动行业的最新产品、领先科技以及前
水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关键要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生态系统面临急剧威胁,水资源危机正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
我国的陶瓷艺术历时年代非常悠久,陶艺所展现的形式与技术手法都比较繁多,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与价值。现在很多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工作者,针对陶艺教学活动展开了研究与
乡村旅游以乡村优美的田园风光、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情怀成为满足都市人群放松身心、缓解情绪、陶冶自然和文化寻根的首要选择。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已成为
目前,针对农村发展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GEF项目已在甘肃省内实施,这是对农户生计结构理论的新实践。农户家庭生计结构是否发生了质的转变,生产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传统能源面临枯竭,此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生物质能源将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黄淮平原区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对该区域秸秆资
年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事件:一方面,它仿佛印证了小说《平凡的世界》问世三十年来普通读者群异乎寻常的追捧[1]与精英
期刊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 老”,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 生前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作为 一名老共产党员和职业革命家, 周总理的这段至理名言,向人们 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共产
通过对草原灾害历史资料的收集,明确草原灾害现况,参考了有关部门发布的灾害评价标准,构建了草原灾害调查与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GIS技术、GSM技术、GPS技术,开发了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