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价格波动性对于投资者风险与收益的分析、监管者的有效监管、上市公司股东收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股票市场波动的规律性,分析引起股票市场波动的成因,为监管者监管、投资者投资、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可循的依据,是股票市场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的重要内容。股票市场波动的成因是复杂的,既包括宏观层面的经济、政治、政策等因素,也包括中观层面的行业因素,还包括微观层面的上市公司自身生产经营的因素。国内学者在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特征及原因的探讨中,基本上形成了一致的结论,即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政策市”,政策干预过多是股票市场波动,特别是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鉴于我国股票市场的新兴性、不成熟性,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政策制订主体较多,既有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中央政府相关监管部门,也有各交易所制订的各种交易规则,宽泛地研究各种政策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具有针对性,研究单一政策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应该成为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本文尝试性地从金融政策角度,探讨了连续性金融政策对股票市场长期波动的影响和离散性金融政策对股票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总结如下:1、回顾了国内、国外学者研究股票市场波动及波动成因方面的有关文献,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规范探讨了金融政策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一般机制,提出了货币供给量、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业拆借利率等连续性金融政策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机制,即货币供给量增加时,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下降;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加时,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下降:同业拆借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下降,反之股票价格上涨。探讨了离散性金融政策变量利率、准备金率和离散性金融政策事件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机制,即利率调高时,股票价格下降,反之股票价格上涨;准备金率调高时,股票价格下降,反之股票价格上涨;增加股票市场资金供给的利好金融政策事件会导致股票价格上涨,减少股票市场资金供给的利空金融政策事件会导致股票价格下降。2、从我国融资体制变迁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完善两大阶段,简要分析了我国股市发展的历程;从市场规模、筹资指标方面,简述了当前我国股市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沪深股市价格和收益率的基本统计特征,检验了上证指数、深成指数及指数收益率序列的非正态性分布,研究了沪深两市指数及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运用ARCH族模型,分析了沪深股市指数及收益率的异方差性,筛选了拟合较优的模型并给予了解释;针对股市波动特征,结合我国实际,简要分析了我国股市波动的成因。3、基于向量自回归理论,以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平均同业拆借利率为连续性金融政策主要指标,以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为控制变量,对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构建了8个VAR模型,分别研究了单项金融政策指标对股市波动的个别影响以及连续金融政策指标对股市波动的总体影响,得出了连续性金融政策指标对股市波动解释力不强的结论。4、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摒弃了传统的Markowitz检验方法假设序列呈正态分布的不足,将事件研究法中对事件前后股市异常收益率变化的研究,拓展到对事件前后波动率变化的研究,进而对离散性金融政策变量和离散性金融政策事件对股市的累积异常收益率、波动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离散性金融政策变量对股市波动更具有解释力、离散性金融政策事件对股市波动影响较为突出、离散性金融政策已成为我国股市短期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