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神经影像学新技术——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刺激合谷穴对脑功能的影响,并与刺激阴陵泉穴、刺激面部非经穴处对脑功能的影响比较,探讨合谷穴与头面部功能联系的神经信息学基础以及合谷穴主治作用的现代医学原理。以期从神经科学角度部分阐明“面口合谷收”的机制和穴位主治规律的实质,初步揭示经脉沟通人体上下之间联络和调控效应的神经信息学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医经络系统与现代医学神经系统的关系。从而对针灸的现代化和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 方法 1.以12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间断电针右侧合谷穴,同时采集脑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信号。分别采用MEDx、AFNI两种软件数据处理,比较静止期与刺激期的信号强度变化,采用t检验,获得脑功能图像。功能像与解剖像叠加,以获得可视性的脑功能图像。 2.在接受合谷穴刺激的受试者中,随机抽取一半再接受右侧阴陵泉穴刺激,刺激模式、强度同合谷穴。比较分别电针合谷穴和阴陵泉穴对脑功能的影响及与各自的功效、主治作用的关系。 3.其中另一半接受合谷穴刺激的受试者再接受右侧面部非经穴处(口角旁2cm)刺激,刺激模式、强度同合谷穴。比较分别电针合谷穴和面部非经穴处的脑功能变化,特别是对二者的大脑皮质投射区进行比较。 结果 1.刺激合谷穴时,除了引起对侧第一躯体感觉皮质的手代表区兴奋,还引起面部代表区兴奋。后者与刺激面部引起的对侧第一躯体感觉皮质兴奋区非常接近,甚至重合。刺激一侧合谷穴还引起同侧的第一躯体感觉皮质兴奋。 2.刺激合谷穴可激活中枢痛觉调制通路中的多个部位,即抑制双侧丘脑的中线核群、对侧扣带回前部:而对侧前额皮质既有兴奋区,又有抑制区。 3.刺激合谷穴可引起大脑多个与运动相关的区域兴奋,包括双侧第一躯体运动区、双侧运动前区、对侧补充运动区以及双侧后顶叶皮层。 4.刺激阴陵泉穴和刺激合谷穴比较,对脑功能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刺激阴陵泉穴除了兴奋对侧第一躯体感觉区的下肢代表区,主要抑制或兴奋中枢边缘系统的多个部位,包括抑制双侧杏仁体、双侧前额眶回部、对侧海马和颞极;兴奋博士学位论文同侧扣带回前部和体部、对侧前额皮质。刺激一侧阴陵泉穴还引起双侧后顶叶皮层较大范围功能抑制。而未引起对侧第一躯体感觉皮质的面部代表区兴奋。 5.用与刺激穴位时同样的行针手法和电流强度刺激面部非经穴处,受试者未出现明显的“得气感”;其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仅在第一躯体感觉皮质面部代表区显示较弱的局部兴奋,未显示脑功能的整体变化和调整。结论 1.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可以在活体上、清醒状态下整体动态观察针灸对神经中枢功能的影响,具有无创伤性、可重复性的特点,是目前针灸研究较理想的技术手段,特别适合在人身上进行研究。采用无磁性的针具进行面部刺激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在一定磁场强度和电流强度范围内是安全和可行的。 2.穴位具有独特的生理学意义。刺激穴位能引起脑整体功能调节反应,而同样的刺激施与非经穴处未能引起脑功能的整体变化。 3.穴位与脑功能间有相对特异的联系,并与其功效、主治作用密切相关。通过调整神经中枢的功能而发挥作用是针灸的重要作用机制。 4.经络沟通人体上下、左右之间联络有其神经信息学基础,中医经络系统与现代医学神经系统关系密切,但又有区别。关键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脑针刺穴位合谷穴阴陵泉穴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