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轻动词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随着构式语法的兴起,人们又将研究的焦点转向英语轻动词构式。但是,已有的研究侧重由动词类转或零派生而来的名词充当宾语的英语轻动词构式,如take a sleep, do a dance, give a sigh等,对于由动词派生而来的另一类名词宾语,如make a contribution, do some advertising则少有涉及,这显然不利于对英语轻动词构式的全面理解。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以Do Det. V-ing构式为研究对象,在COCA语料库的帮助下,以构式语法和非范畴化理论为视角,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对这一典型且具代表性的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具体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在名词槽位中,哪些事件名词与Do Det. V-ing构式具有较强的关联强度?2)进入该构式的原动词有何特点?3)Do Det. V-ing构式的语义特征是什么?4)Do Det. V-ing构式的形成机制是什么?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在构式语法和非范畴化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在语料库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采用R软件工具,运用Stefanowitsch&Gries的构式搭配分析法,将语料库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有效地结合,利用Fisher精确检测,计算名词槽位与Do Det. V-ing构式的关联强度,测量名词与该构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探寻其构式意义,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这一特殊语言现象产出规律的实质所在,进而挖掘此类构式背后潜在的生成机制,以便对该构式做出一个科学、系统的解释。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构式搭配强度的计算,论文分析与Do Det. V-ing构式密切相关的共现词素,旨在发现该构式中特定槽位与该目标构式自身的直接互动联系。与该构式搭配最强的名词是shopping接下来的是cooking, talking等。名词槽位中共有558个共现词素,其中554个名词与该构式具有吸引关系,4个名词具有排斥关系。(2)不是任何动词经过添加后缀-ing经历名词化后都可以进入Do Det. V-ing构式。通过对语料库数据分析发现,在554个原动词中,动态动词所占比例最大(98%),静态动词(2%)和姿态动词(1%)较少。静态动词很少出现在Do Det.V-ing构式中,主要是因为静态动词通常不用于进行体中。只有少数的表“隐秘”状态的静态动词如think, judge等,在强调探寻性(tentativeness),可用于进行体时,才可以进入该构式。就动态动词而言,即达动词占3%,非即达动词占97%具有[+动态性,+可控性,+施事性,+可重复]的特征。(3)Do Det. V-ing构式具有以下5个构式语义特征:花费一定的时间从事体力或脑力的动作行为或过程,该构式主要强调的是动作行为或过程本身而不是其内容;该构式的典型语义往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有关;一般而言,只有以人作主语的动名词形式可以充当Do Det. V-ing构式中的事件性宾语,也就是说该结构的主语一定是人,所表达的动作通常具有“可重复性”;在Do Det.V-ing构式中,其事件性宾语很少有修饰词,能够用在该构式中的形容词数量也十分有限,这些形容词大多是强调宾语或是揭示动作行为的阶段性;另外不像“真轻动词构式” Do Det. V-ing构式与其对应的简单动词构式并不具备副词、形容词对应原则。(4)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Do Det. V-ing构式的形成机制与非范畴化、压制有重要关系。该构式的非范畴化主要指谓语动词do的非范畴化和事件性宾语V-ing的非范畴化。非范畴化使得动词do的部分语法属性发生变化,丧失了其独立的指称意义和指称功能,逐渐“轻”化,为整个构式的语义特征由事件名词承担提供了前提。事件宾语V-ing在经历非范畴化过程中,其原有的基本的动词语法特征逐渐消失,一些新的语法特征逐渐形成。语法上是名词,本质上仍表达动词的意义,兼有动词和名词的双重范畴特征。而压制保证Do Det. V-ing构式的可接受性,同时限定词的压制对事件性宾语的语义增添了数量特征,使无界变成有界。本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刻地了解Do Det. V-ing这一类构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的轻动词构式研究作出小小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