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霉素合成工艺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0911216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拉霉素是新近上市的动物专用大环内酯类半合成抗生素。它主要用于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原体、巴氏杆菌等引起的猪、牛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特别对牛、猪呼吸系统传染病有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半衰期时间长、毒副作用小的特点。但是过于复杂的合成步骤和高昂的成本使得泰拉菌素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开发一种高效、价格低廉的泰拉菌素合成路线成为科研工作者密切关注的对象。本论文在考察了各种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合成泰拉霉素的新路线。首先以红霉素A为起始原料,经过肟化反应、贝克曼重排、还原反应得到了重要中间体去甲基阿奇霉素。使用乙酰基作为保护基对9a-NH和2’-OH进行双保护,之后依次通过Swern氧化和Corey-Chaykovsky环氧化反应、脱保护、环氧开环反应得到产品。在该工艺中我们使用了廉价的乙酰基作为保护基,并且在正丙胺中实现了“一锅法”进行脱保护和环氧开环反应。与辉瑞公司提供的反应路线相比,该工艺使用廉价稳定的乙酰基作为保护基,并且将原来的五步反应缩短为现在的四步反应,产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除此之外,本论文还对开发的合成路线进行放大中试实验。中试试验表明:(1)各步反应收率稳定,与小试工艺相比,第一、二步的收率相近,第三、四步收率有所提高。(2)本品合成工艺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步骤简单,无需高温、高压等特殊反应设备,也没有严重的三废污染问题,能够适合工业化生产。
其他文献
多媒体技术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教学辅助工具,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多媒体模拟技术代替危险化学实验可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
目的:验证头穴丛刺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方案,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且同意参加本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肩手综合征患者6
针对工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需开展考虑不确定性的有限元建模与模型参数识别。提出了具有区间不确定性参数识别的分步实施方法:①通过Box-Behnken矩阵设计方法进行响
为了促进经济学期刊界同仁的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动态》杂志社于2014年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了“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讨论会。会议由《经济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