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稳步推进,农民的综合素质对农村社会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愈发显著。为此,国家陆续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及措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培训效果。尤其是《“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试行)》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并实施。作为中部典型的农业省份,湖北省农业产业经济地位重要,农村地域面积广袤,农业人口众多。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深入推进,湖北省在中央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具体实际,制定和实施了《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文件,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训迎来发展良机。通过不断努力,湖北省在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训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获得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和支持。但同时,在具体的培训实践中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探寻优化培训的良策。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以湖北省为例深入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训命题。本文梳理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概念,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重要意义。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化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其显著特征:一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二是具有较高的经济收入;三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四是热爱农业事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促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促使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系统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训的相关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的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培育的理论等,为全文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与支撑。笔者从农民的身体素质状况、科技文化素质状况、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经营管理素质状况、法律素质状况这五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农村居民的基本素质状况。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农村居民的基本素质状况不尽如人意。在身体素质状况方面,健康状况、营养状况、抵御疾病的能力都相对较差。在科技文化素质状况方面,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科技应用能力也参差不齐,平原高于山区。在思想道德素质状况方面,主要表现为:绝大部分农民具有朴素的爱国心,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少部分农民具有一定的封建思想,其陈旧观念尚待改观;一些农民的小农观念和小生产意识较重,对国家政策关注不够。在经营管理素质状况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农民市场信息观念比较淡薄,市场信息收集应用能力有限;二是对学习经营管理知识重视不够,农民相关投入相对不足;三是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普遍较差,经营管理短板亟待补齐。农民的法律素质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对法律法规缺乏足够认识和理想态度;二是农民通过法律维权的意识较淡薄;三是农民学习法律法规的主动性不足。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训取得了较显著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农业人才队伍;二是构建了多元开放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三是塑造了一批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服务人才;四是完善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基本政策框架;五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工程得以稳步推进。但在农民自身状况、培训机构设置、培训决策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为: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提高;培训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对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训的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鉴于以上发现的各种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借鉴国外职业农民培训的有益经验,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包括: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升农民后继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培训宣传组织力度,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并积极参加职业培训;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做到素质培训和能力提升相结合;优化教育培训管理,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训时效;强化培训扶持力度,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监管体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