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丝掺配比例对于卷烟生产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多年来一直缺少一个高效、快速、实时监测的技术工具。现行的YC/T289-2009《卷烟配方烟丝结构的测定》是采用不同尺寸大小孔径的筛网对产品进行测定,它能区分梗丝和叶丝,但很难区分各种叶丝,且方法测定耗时耗力。近红外具有简单、快速等优点,应用近红外技术对其进行研究的报道很少。本研究选取了贵烟硬黄精品卷烟产品制丝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近红外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烟丝加工过程中烟丝混合均匀度进行研究,旨在为贵烟硬黄精品卷烟产品质量稳定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选取了4个具有取样安全且具有代表性的加工工序段作为取样点:A采样点-混丝柜出口处的传送皮带上;B采样点-加香机出口处的传送皮带上;C采样点-贮丝柜出口处的传送皮带上;D采样点-喂丝机的喂丝盘上。采用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以及S-G平滑法对样品光谱进行预处理,利用主成分-马氏距离分析法分析了卷烟生产过程中同一批次烟丝在各加工工序的质量变化情况,主成分分析得分图表明取样点A处时,样品点离散程度最大,随着加工工序的增加,样品光谱的主成分值逐渐聚集在一定的范围,C、D取样点的样品光谱逐渐聚集在一起。A、B、C和D四个取样点马氏距离变异系数分别为33.6%、32.3%、30.1%和27.2%,说明随着加工工序的进行,样本的离散程度逐渐降低,并且在D点处的变异系数最小,说明了在D取样点处烟丝混合程度最好。(2)采用主成分分析对三个批次D取样点处的烟丝样品质量稳定性进行研究,主成分得分图显示烟丝与成品卷烟烟丝样品处于同一主成分空间中,且位置重叠;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成品卷烟氯、钾、总植物碱、还原糖、总氮和总糖的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9、0.9575、0.9308、0.9607、0.9020、0.9521,模型预测值与参考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31%、3.92%、2.39%、2.85%、2.89%和2.17%;利用成品卷烟预测模型对D取样点三个批次的烟丝样品进行预测,6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平均含量和标准偏差都比较接近,这说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评价卷烟产品掺配的质量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