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岩海湾潮汐通道动力地貌及其发育演变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胶州湾为例对我国基岩海湾潮汐通道动力地貌和发育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基岩海湾的地貌模式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类,从潮汐通道的形成机理—湾口射流和海湾潮汐、潮流运动规律出发,推导得出湾口射流系数Rbjet作为海湾潮汐通道的判别依据,并在各湾加以应用、验证。统计结果表明,在我国沿岸Rbjet大于45的基岩海湾湾内发育滩—槽型或滩—槽—脊型地貌模式,为海湾潮汐通道,Rbjet小于45的发育潮滩型地貌模式。 选取胶州湾为个例对典型基岩海湾潮汐通道的动力地貌和发育演变进行深入研究。与以往单纯从海湾角度湾内、湾外分别进行的研究不同,本论文从潮汐汉道角度出发,将由湾口射流连接在一起的湾内纳潮水域和湾外落潮流三角洲合为一体对胶州湾进行系统研究。论文收集了胶州湾内、外包括钻孔、浅地层、多波束、水深、海底沉积物(主要是沉积物类型、粒度和重矿物)、海流悬沙等前人所用资料,并依托其他横纵向课题获取了大量的新资料,主要根据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从中选取代表性资料,不仅分析了湾内、湾外潮汐汊道地貌单元的发育演变情况,更注重海湾内、外的一体化研究与相互关系。主要包括: Ⅰ.根据海底水深地形、沉积物分布和海流特征(1)建立包括湾内涨潮流三角洲、湾口(潮汐通道口)和湾外落潮流三角洲在内的胶州湾潮汐通道完整的地貌模式;(2)对胶州湾潮汐通道内的两种海底底形—横向沙波底形和纵向潮流沙脊底形的几何特征和发育条件进行探讨; Ⅱ.根据粒度参数和重矿物端元组分含量以及水体悬沙含量,探讨了胶州湾潮汐通道底沙和悬沙的整体运移趋势和方向,通过1935年、1962-1966年、1992年海图代表剖面水深对比,得出胶州湾潮汐通道各部分近代冲淤演变情况; Ⅲ.采用钻孔和浅地层资料对胶州湾潮汐通道形成发育机制和时段进行探讨。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胶州湾发育典型的潮汐汊道地貌体系,地貌结构总体呈双向不对称发育,海底地貌与水动力并非完全吻合,具有继承性,特别是湾外落潮流三角洲和湾内潮流脊。经钻孔和浅地层揭示胶州湾潮汐潮汐地貌体形成始于9,000~5,700 a B.P.海水入侵之时,由初入海湾的强大潮流冲刷而成。目前胶州湾物质来源缺乏,湾内、外沉积物有所交换,海底沉积物和水体悬沙分布受潮流作用影响较大,净运移趋势均指向湾内。水深剖面对比分析表明胶州湾近代海底冲淤变化主要发生在潮流水道及其附近的浅滩沙脊,湾内总体呈现淤积,湾外则为侵蚀,这与沉积物和悬沙运移趋势相一致,更与胶州湾总体涨潮流优势较强的趋势相同。
其他文献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源控论”和“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对提高勘探成效、增加油气储量和产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陆相盆地低—中勘探程度区有效的油气勘探理论,但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是松辽盆地重要的一级油气勘探单元,已发现的油气藏以构造油藏为主,非构造油气藏所占比例很小,分析表明非构造圈闭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是下步油气勘探的主要对
跨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呈现强劲的势头。加入WID,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面对挑战、竞争,企业获胜的唯一法宝则是人才,因此,探索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和方法发展至今,凝聚了历代科学家和实践者的智慧,已成为今天人们用于揭示地球奥秘的有效工具。地球物理反演作为地球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地球物
路桥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仅仅依靠施工企业或者监理部门进行监督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政府、勘测部门、建筑主管部门等相关的质量检测单位与施工企业共同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办学特色及改革思路谭维兴,陈涛《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都明确提出在我国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正>5月20日,全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重要指示,讨论审议专家委工作制度,研究部署年
为了使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办学效益,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我国教育正在深化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改革中,教学
塔东北孔雀河地区是典型的含油气叠合盆地发育区,经历了不同原型盆地古地温场的叠加和改造,不同烃源岩层的发育过程受控于不同时期盆地埋藏史和热演化史。盆地热史和烃源岩热
德育是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全体国民施加系统的影响和教育,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使国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