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炳是晚明著名的戏曲家,他创作的《粲花斋五种曲》文辞优美,依腔协律,兼善临川派与吴江派之长,历来被公认为“双美派”的代表作家。本文的研究对象《疗妒羹》为《粲花斋五种曲》之重要一种,它自明末以来广泛流传,至今活跃于昆曲舞台。虽然一直以来戏曲界对它的评价不乏褒奖之词,然而对它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对《疗妒羹》作更深层次的探讨与研究。第一章第一节笔者对现存有关吴炳生平的资料加以整合,对吴炳的晚节问题做进一步详细爬梳,得出吴炳之死较为可信的结论,即:于武冈之变不屈,死于衡州。第二节把作品放到作家的整体创作中考虑,考察了《疗妒羹》与“粲花五种”之其他四种曲创作时间、地点、手法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探究了《疗妒羹》的传播情况,分文本传播与舞台传播。文本传播主要对《疗妒羹》现存五种版本进行考辨,追溯源流,梳理出五种版本均以明末两衡堂本作为底本刊刻、印行与流传的。舞台传播则介绍《疗妒羹》自明末到现代,搬演与昆曲舞台的盛况以及它作为折子戏流传的情形。第三章紧扣文本,通过制作结构简表、专题讨论的形式分析总结出了《疗妒羹》这一传奇剧本所具有的独特的结构特点:“主题揭示与戏剧冲突”的和谐展开、“中心人物的专门段落与次要人物穿插应合”的恰当配合、“悲剧逐渐强化与喜剧生成”的自然过渡。第四章把《疗妒羹》置于“疗妒”主题的历史长河中考虑,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把它与同时期其他疗妒主题的作品相比较,探讨了“疗妒”主题的发展与实质以及《疗妒羹》本身所折射出的深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