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音乐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演变,越来越多与其相关的音乐形式逐渐派生,“混合类电子音乐”就是其中的典型。本文论述中的“混合类电子音乐”,是指与现场真实乐器或人声结合的以音频技术语言为主体的混合技术类电子音乐,这里的“混合技术”是指传统作曲技法与电子音乐技术的混合。葡萄牙当代作曲家若昂·佩德罗·奥利维拉在混合类电子音乐的创作领域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多部音乐作品获得国际奖项。他的作品写作风格鲜明,技巧应用娴熟而自如,音乐语言自然而流畅,将器乐演奏部分和电子音乐部分完美地合二为一,音响效果丰富而融合,非常引人入胜。他的创作最终达到了“1+1=1”的整体效果,其相互“混合”直至“融合”的音响状态,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音乐整体,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选择了三首奥利维拉较为电子音乐界熟知的为乐器重奏与电子音乐而作的作品《Litania》, 《Beyond》, 《Towdah》展开讨论。通过分析三部作品中乐器的组合及声音材料的选择,传统作曲技法及电子音乐技术的运用,以客观角度总结奥利维拉的创作特点。文章重点阐述了作曲家在创作中使用的“逆向思维”,将“器乐音响化”,“音响器乐化”,将两个不同的音乐形式向对方的特质上靠拢,使两个部分得到高度统一,形成声音融合的听觉效果;同时作曲家在创作中还使用了“线性思维”,体现在作品中各个方面使用的“渐变”手法,它使作品音乐整体达到音乐语言流畅的效果。他音乐中的“融合,,不仅在于对真实乐器与电子音乐这两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处理,也有对自然而流畅地组织音乐整体的追求。一部优秀的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不仅需要在写作与技术上追求二者的有机结合,更需要在艺术性上有更高度的结合。通过对奥利维拉的创作进行总结,毫无疑问地,在目前国内混合类电子音乐“求融”的大环境下,他的创作方式对这种追求融合效果的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的创作起到指导性作用,对日后的创作与实践具有实际意义。但另一方面,混合类电子音乐所包含的概念与内容十分广泛,笔者延续奥利维拉在创作中使用的逆向思维方式去假设,当代作曲家是否都应一味地追求声音“融合”的效果,“反其道而行之”是否也可以达到艺术上的“高度结合”。一系列新问题的提出都是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并做出相关创作实践的。当代作曲家们应尝试跳出常规的思维模式,不断挖掘艺术上的无限可能性,一切都是为了履行“为音乐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