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普鲁作品中的男性气质书写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luoyu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作品中的牛仔形象一直以“英雄”、“侠客”等身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种文化身份在美国西部作品中历经了生产、叙述、建构一系列过程,形成了一种固态、单一的霸权男性气质。安妮·普鲁却打破了这种单一性指认,在作品中对牛仔的身份、气质进行改写。这种突破性书写集中体现在牛仔从英雄形象到反英雄形象的历史转变,牛仔所代表的美国主流文化属性被消解,成为边缘文化的代名词。牛仔曾经指涉的男性本位的性别框架消失,牛仔的同性恋文化身份与男性本位的异性恋文化霸权形成对立。此外,普鲁笔下的牛仔书写所体现出的丑恶、怪异特质也进一步地粉碎了牛仔曾经的真善美形象。本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安妮·普鲁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分析了传统西部作品中霸权男性气质形成的文化渊源、地域因素和表现形式,传统西部小说中牛仔形象具有历史主体性、主流文化属性、男性本位特质、美的艺术品性等特点,这些也建构着人们在一般意义上对牛仔形象的认知。第二章从社会学意义辨析了普鲁作品对霸权男性气质的突破性书写,牛仔形象的历史主体性被置换,牛仔的主流文化属性降格,沦为一种边缘文化符号。牛仔形象所附着的男性本位政治也被解构,牛仔成为呼吁性向及性别平等的代言人。第三章从美学意义上辨析普鲁的突破性书写,牛仔一度成为美、力量与正义的化身,在普鲁笔下却成为集丑恶、怪异特质为一体的化身,在文本中形成了怪诞的艺术审美效果。第四章总结了普鲁男性气质书写的成因及影响,从工业文明下牛仔的失语、边缘文化下的身份危机以及男性气质的再解构三个层面进行解读。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观点,梳理西部作品牛仔形象的变迁过程以及男性气质的嬗变过程,证明安妮·普鲁西部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使其在美国文学史中独树一帜。
其他文献
根据国家加快建设紧急避险系统的要求,结合楠木煤矿具体状况及井下人员分布地点,经分析,选择了适用于楠木煤矿紧急避险设施的类型;通过比较,选择了避难硐室合理布置地点,对避
本文基于对“物种交流是一柄双刃剑”的认识,从园林绿化的视角阐述了有害生物入侵的危险性,对有害生物与城市生态安全的相关性予以初步解读。
第一部分:基于Catquest-9SF量表评分的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分析目的:基于汉化版Catquest-9SF量表,对比敏感度仪及波前像差仪评估白内障患者植入三种不同球面像差
煤层透气性系数是评价瓦斯抽采效果和衡量煤层突出危险性大小的重要指标。钻孔径向流量法测定煤层透气性系数在我国广泛应用,针对其计算过程十分复杂、甚至出现异常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