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前行最大限度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对膀胱多发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膀胱多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男7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6±11.7)(20~84)岁,<60岁50例,≥60岁40例;男性中位年龄68岁,女性中位年龄69岁。肿瘤直径≥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前行最大限度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对膀胱多发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膀胱多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男7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6±11.7)(20~84)岁,<60岁50例,≥60岁40例;男性中位年龄68岁,女性中位年龄69岁。肿瘤直径≥3 cm 52例,<3 cm 38例。肿瘤病灶为2处53例,>2处37例。根据TURBT切除范围将患者分为最大限度组和诊断性电切组。最大限度组55例(61.1%),男4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6.2±12.0)岁;肿瘤直径≥3 cm 29例,<3 cm 26例。诊断性电切组35例(38.9%),男30例,女5例;平均年龄(59.8±13.4)岁;肿瘤直径≥3 cm 23例,<3 cm 13例。两组术前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限度组于电切镜下完整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肿瘤,并从基底部和周围黏膜取组织单独送病理检查。诊断性电切组:术中发现膀胱内多发肿物,表面粗糙,并且两侧输尿管口未见,在肿瘤较多处,输尿管口及周围黏膜组织取标本送活检,膀胱内肿瘤未全切除。两组患者术后均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分析两种不同术式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膀胱多发肿瘤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并采用log-rank法分析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单因素log-rank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RFS和OS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90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0(15~46)个月,失访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尿道复发6例(6.7%),盆腔复发9例(10.0%)。死亡15例(16.7%),其中8例因术后盆腔复发死亡,3例因心肌梗死死亡,2例因骨转移死亡,2例因肺转移死亡。Kaplan-Meier法结果显示,最大限度组根治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67%、86.05%、80.86%,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9.97%、76.93%、71.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期(P=0.018)、尿道复发(P<0.01)、盆腔复发(P<0.01)、最大限度TURBT(P<0.01)为OS和RFS的影响因素。有盆腔复发的患者死亡风险高于无盆腔复发的患者(HR=41.850,95%CI 12.597~139.036,P<0.01);有尿道复发的患者死亡风险高于无尿道复发的患者(HR=8.128,95%CI 1.551~42.606,P<0.01);最大限度组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死亡风险低于诊断性电切组(HR=0.164,95%CI 0.036~0.746,P<0.01)。最大限度组根治术后仅2例(3.9%)盆腔复发,无尿道复发;诊断性电切组根治术后盆腔复发7例(6.1%),尿道复发6例(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道复发(HR=8.128,95%CI 1.551~42.606,P=0.013)、盆腔复发(HR=41.850,95%CI 12.597~139.036,P<0.01)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道复发(HR=18.637,95%CI 5.443~63.817,P<0.01)和盆腔复发(HR=22.94,95%CI 8.635~60.973,P<0.01)是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大限度TURBT是OS(HR=0.164,95%CI 0.036~0.746,P=0.019)和RFS(HR=0.153,95%CI 0.048~0.493,P<0.01)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对于膀胱多发肿瘤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前行最大限度TURBT可减少根治术后尿道和盆腔复发,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最大限度TURBT是OS和RFS的独立保护因素。尿道复发、盆腔复发是OS和RFS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袖状胃切除联合食管裂孔疝修补术(LSG+HHR)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从而评估袖状胃切除联合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肥胖合并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并确诊为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72例,其中33例合并食管裂孔疝并行LSG+HHR术,其余39例单纯行LSG
目的:通过轴向置钉的相关实验研究,观察解剖标志及影像学特点,明确置钉位置与体表解剖标志的关系,在临床上进行初步的应用。方法:(1)通过对2例3D打印模型、4具足部标本、4例重建的模型轴向置钉,得出置钉位置与体表解剖标志的关系。(2)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一科自2019年08月至2020年06月医治的13例跟骨骨折患者轴向置钉,调取我科在2018年09月至2019年07月利用经验的11例病例作
目的:了解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24小时尿钠和肾功能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7年间在我院肾病科住院随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动态随访队列,记录患者24小时尿钠排泄量、血清肌酐等相关检查指标和在随访期间进入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结果:最终纳入98人,中位随访时间5年,27人接受肾脏替代治疗,24小时尿钠排泄量164±65.496m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entitis,CP)中核因子-κappa B(Nuclear Factor-κappa B,NF-κB)介导炎性通路在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中是否发挥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P组、CKD组、CP+CKD组各20只。CP组丝线结扎上颌第二磨牙根,涂抹细菌制备CP模型,5/6肾
目的:观察骨科洗药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疼痛、肿胀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68例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骨科洗药热敷熏洗患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腕关节肿胀差值观察患者术后疼痛及患肢肿胀的缓解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胀缓解效果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V
目的:检测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抗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抗体(THSD7A-Ab)、Ig G亚型以及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Ig G亚型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表达情况,提供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纳排标准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肾病科住院期间行肾活检并诊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不同分型的游离脱垂型LDH患者,分别选择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及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
目的:探讨扎瓦乡中青年人群牙周炎与肾功能进展相关性及中青年人群牙周现状。方法:1.通过墨玉县扎瓦乡2007-2018年流行病学调查建立健康体检人群数据库纳入30561人。选取2013-2018年符合研究标准及资料完整的慢性肾脏病患者319人,分为肾功好转、肾功稳定、肾功进展三组进行比较,进行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分析。2.选取2018年符合条件且资料完整的中青年(18~59岁)共884例,分为牙周炎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对肥胖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并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的39例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23例;年龄为(36.69±11.13)岁,年龄范围为19~56岁;将其设为高尿酸血症(HUA)组。随机选取同期行LSG术的40例血清尿酸正常的肥胖患者,将其设为正常血尿酸(NU
目的:通过分析枸酸钠在重症AKI患者中行CRRT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探讨枸橼酸钠抗凝对体内炎症状态影响,使用安全性及抗凝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8年1月-2019年12月行CRRT治疗的急性肾损伤患者枸橼酸钠组(有出血倾向或外科围手术期)和低分子肝素钠组(无出血倾向)各5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降钙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