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浦区三面邻黄浦江,拥有十多公里的滨江岸线,是传统产业和大学、科研机构集中的地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杨浦传统产业的重点区域滨江地区产业严重衰退,该区域成为了辖区内的发展滞后地带。然而,近十年来徐汇滨江、世博滨江区域、虹口北外滩等沿江区域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滨江开发,一些区域的开发已初见成效,使这些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近十年来,杨浦通过不断地创新发展,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等区域已初具规模。目前,杨浦正在大规模的开展“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然而,杨浦整个滨江成为了整个杨浦发展的“洼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区域产业发展和公共政策提出了新的视角。本文通过研究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以Nelson等为代表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认为区位优势在区域发展中就是竞争力,而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取决于植根性的结网,政府应当促成区位发展与创新的结合。这为杨浦滨江开发、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相互融合、联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作者认为,杨浦滨江作为上海滨江区域,特别是中心城区滨江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首要任务是对滨江南段地区进行大力的开发,以此带动整个杨浦滨江地区的创新发展,使杨浦滨江的开发和发展能够融入整个上海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整体规划。我们相信,杨浦滨江南段开发通过借鉴和吸取加拿大、英国等国外以及天津滨海、上海徐汇等国内滨江区域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开发的实施过程中,明确一系列全新的开发思路,确立一整套可行的开发实施方法,将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有机地融入整个杨浦滨江南段开发,以近期、中期和远期为三个阶段具体实施开发,充分发挥杨浦滨江的区位优势,融入杨浦创新发展理念,从而使杨浦滨江南段成为杨浦经济发展再次腾飞的“主引擎”,并将此区域建设成上海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亮点”。同时,也为国内其他类似的滨江老城区借鉴杨浦滨江南段创新发展,实现自身的复苏、发展、飞跃提供一些开发思路和比较具体、可行的开发实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