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作为翻译这一交流活动的中介,在翻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对译本的选择、翻译的目的、所用语言文体的选择和译作风格体现等诸多方面,即译者在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有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居于主体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者一般都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在翻译研究中一直不受重视。人们更多地是关注译者个人语言能力、翻译技巧等对翻译效果的影响。近年来特别是“文化转向”提出以来,在意义多元化的语境中,译者的主体性逐渐凸现,译者主体性研究逐渐成为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有许多学者指出:“译者在促使不同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可以说,译者和原作者一样都是在各自的语境下建构不同的文化”(屠国元、朱献珑2003:14)。提及艾茲拉·庞德(Ezra Pound),人们首先会想到,他是一位杰出的意象主义诗人,而后才想起他同时也是一位翻译家(Pound做了大量的汉诗英译的工作),“对于其翻译作品以及翻译思想也往往以其不懂汉语为由而逐出翻译研究的殿堂”(祝朝伟2005:421)。针对其具体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国内外也褒贬不一。事实上庞德一生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这些作品对其所在国家的文学与文化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早在年轻时期,庞德便对中国古诗有极大兴趣。上世纪初,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庞德根据东方学者厄内斯特·费诺罗萨(Earnest Fenollosa)的一批关于中国古诗的解释性笔记,结合Mori和Ariga教授对有关诗歌的译解的基础上,翻译并出版了一本中国古诗的英译本,题名为Cathay(《华夏集》或译为《神州集》),其中收集翻译了中国古诗18首,大部分是李白的作品,此外还有王维等所创作的即首古诗。在庞德的《华夏集》译诗集的扉页上,有一段简短的注解,介绍了他的译作是以厄内斯特·弗诺罗塞(Ernest Fenollosa)的笔记以及莫利(Mori)和埃列伽(Ariga)两位教授的解释为根据的。在古诗译集Cathay(《华夏集》)的翻译过程中,庞德大量运用创造性的翻译方法,其创造性的翻译充分体现了其译者的主体性。本论文将结合阐释学理论,主要从阐释学翻译理论家George Steiner的翻译过程四步模式(即: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理论出发,以庞德的古诗译集Cathay为例,关注和考察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庞德的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最后,论文还将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对庞德的翻译进行探讨,针对其翻译提出论文写作中获得的一些启发:1)庞德在《华夏集》的翻译过程中大量参考了EarnestFenollosa对有关中国古诗歌的解释以及Mori和Ariga教授所做的相关译解,可以说其翻译过程是一种互文式的翻译过程,那么究竟什么是互文性翻译呢?论文将对互文性翻译进行大致的探讨;2)关于诗歌翻译不同的人抱有不同的的翻译标准。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究竟应尽量“忠实”于原文的意和形还是在翻译过程中允许译者充分发挥其创作精神,进行创造性地“叛逆”翻译呢?论文在最后将对此进行尝试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