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VOCs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工作机理的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xm8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体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气体种类和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机械电子装置,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化工生产、环境监测等领域。本文聚焦基于钇稳定氧化锆(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YSZ)固体电解质和钙钛矿型氧化物敏感电极的全固态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从敏感电极与固体电解质接触界面的控制入手,随后进一步优化敏感电极材料的组份和制备工艺,以人呼气分析为应用背景系统地研究了痕量醇类传感器。针对人体呼气中ppb级痕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气体设计了预富集式VOCs测试系统。本论文首先通过改变敏感电极烧结温度控制敏感电极与固体电解质界面接触情况,研究了界面接触情况对传感器催化活性的影响。随后通过改变A位非化学计量比调控了敏感电极材料的氧空位含量,研究了氧空位含量对敏感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最后,采用预富集策略进一步扩展了传感器的检测下限。此外,通过响应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传感器的工作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面向人体呼气中痕量醇类实时监测的需求,基于高温共烧工艺(High-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HTCC)通过流延成型、叠层热压、多层共烧等过程制备了8mol钇稳定氧化锆(8mol 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8YSZ)固体电解质基板。采用简单易行的固相法合成了A位Sr掺杂的La0.8Sr0.2Mn O3(LSM100)钙钛矿型氧化物作为传感器的敏感电极材料。通过改变敏感电极的烧结温度(1050℃、1100℃、1150℃、1200℃、1250℃、1300℃)来调控敏感电极与固体电解质界面结合情况,研究了界面结合情况对传感器敏感特性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在烧结温度为1050℃~1150℃时,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传感器的响应及灵敏度不断地提升,这归因于LSM100敏感电极和8YSZ固体电解质之间的物理接触的改善;而当烧结温度达到1200℃~1300℃,传感器的性能不再提升反而有所下降,其原因是1200℃之后敏感电极表面孔隙率不断变小不易于气体分子的扩散,以及LSM100-8YSZ界面上存在二次惰性相的生成。在1150℃下烧结的以LSM100为敏感电极的传感器在500℃下对50ppb~1ppm的乙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以及可接受的选择性和响应时间,在50ppb~400ppb和400ppb~1ppm的乙醇气氛下灵敏度分别高达-1.26m V/decade和-9.05m V/decade,其对1ppm乙醇的响应值为-18m V。(2)为了进一步提升传感器性能,研究了钙钛矿型氧化物材料中氧空位的含量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改变A位非化学计量比的方式,以固相法合成了氧空位含量不同的4种钙钛矿氧化物材料:(La0.8Sr0.2)0.90Mn O3(LSM90)、(La0.8Sr0.2)0.95Mn O3(LSM95)、La0.8Sr0.2Mn O3(LSM100)、(La0.8Sr0.2)1.05Mn O3(LSM105)。将以上4种材料作为传感器的敏感电极材料,通过控制烧结温度,最终得到敏感电极形貌相似,界面元素分布一致的4个传感器。通过对其选择性,响应及灵敏度的检测,发现在500℃的工作温度下,以LSM95为敏感电极的传感器对乙醇具有最高的响应值,其在50ppb~400ppb和400ppb~1ppm的灵敏度分别高达-2.28m V/decade和-15.65m V/decade,其对1ppm的乙醇的响应约为-32m V。而以氧空位含量更高的LSM90为敏感电极的传感器的敏感性能反而有所下降。研究表明,适当含量的氧空位能够使钙钛矿型氧化物材料的活性位点、化学性质、表面元素组成等发生变化,促进了氧的吸附,从而加快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提升了材料的催化活性。而过量的氧空位含量将削弱电子空穴和氧化还原对,导致较差的氧化还原活性,甚至导致钙钛矿结构的坍塌。(3)此外针对人体呼气中一些较难进行电化学催化检测的痕量VOCs气体,设计了预富集式VOCs测试系统。本系统将富集的方法应用到气体传感器中,利用富集的方法提升了传感器检测的瞬时信号,从而降低了检测下限。本研究采用催化活性较好的LSM95钙钛矿材料作为吸附剂,并采用第二章中性能最佳的以LSM95为敏感电极材料的传感器作为后端检测,测试了预富集VOCs测试系统对苯的响应变化。研究发现,不通过富集的LSM95传感器无法识别ppb级的苯,而通过富集后传感器对苯的检测下限降至50ppb。研究表明,此方法能显著增大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传感器的检测下限。本文设计的预富集式VOCs测试系统实现了对50ppb~500ppb苯的检测,并且传感器响应与苯浓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线性度良好。这一方法有望应用于超低下限的VOCs的检测,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吸附材料、设计合适的富集器结构等进一步提升富集器的富集效果,提升传感器系统的放大倍数。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对钙钛矿氧化物为敏感电极材料的固体电解质传感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通过改善界面结合情况与控制氧空位含量等方法进一步提升了传感器的催化性能,使之适用于ppb级VOCs的检测。此外通过设计预富集式VOCs测试系统,将富集技术用于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中,进一步的降低了传感器的检测下限。本文对钙钛矿氧化物材料催化性能的研究为其他敏感电极的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与实验依据;此外设计的预富集式VOCs测试系统在降低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检测下限中也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其他文献
采用聚酰亚胺(PI)制备得到的多孔材料可以存储润滑油,将含油的多孔聚酰亚胺(PPI)材料用作摩擦副时,其内部孔中的润滑油会在外力和摩擦热的作用下流出到接触表面,从而产生润滑效果。因此含油的PPI材料被认为是结合了固体和液体润滑剂的极佳润滑材料。目前PPI材料成型工艺的差异性较大,孔隙率大小对其性能的影响不明确,摩擦润滑行为尚未完全揭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成型工艺对PPI材料摩擦
学位
工程材料的断裂损伤是与裂纹扩展紧密相关的,导致裂纹扩展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主要归结于裂纹端点区应力场强度的大小,其是裂纹能否扩展的决定因素。由于裂纹尖端存在奇点,极易造成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导致材料失效破坏,大大地降低了材料的使用性能。因此,开展裂纹扩展机理的研究意义重大,对构件使用的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断裂力学的研究现状以及断裂力学中裂纹扩展的模拟方法;接着,设计出合理的试样
学位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深海探测与开发越来越重视,对船舶潜艇等水下运载探测工具的振动噪声要求越来越高,而水下永磁推进电机的振动噪声是其重要的噪声来源。本文以一台额定功率20k W、24极36槽水下永磁推进电机为研究对象,对圆柱壳体电机在不同传播介质下的振动噪声以及永磁推进电机在水下噪声的传播特性和抑制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与创新如下:首先,利用解析计算的方法对电机定子齿内表面所受电磁力的阶数和频率进行基
学位
涡轮轴作为航空发动机中的核心部件之一,需要满足非常高的力学性能和成形质量要求。现阶段涡轮轴成形的主要方法仍是传统的锻造工艺,该工艺存在模具通用性不足、成形工序繁琐、生产效率较低等缺陷。三辊斜轧工艺具有显著降低轧制载荷、节约设备空间、提高模具通用性等优点,因此深入研究了涡轮轴三辊斜轧成形技术,为涡轮轴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助力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Simuf
学位
轴承作为旋转机械中关键的功能部件之一,其运行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滚动轴承通常以表面凹坑和剥落的方式失效,与常规疲劳失效相比,滚动接触疲劳失效更为复杂,涉及磨损、多轴疲劳载荷、材料相变等问题,导致轴承的实际使用寿命远短于设计寿命。因此,提高其抗滚动接触疲劳磨损性能是工业界和学术界面临的一大挑战。表面处理技术是提高表面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
学位
凸轮轴是汽车发动机里的关键部件之一,而装配式凸轮轴更能适应现代汽车的发展。其中凸轮、轴体、信号轮等采用分别加工的方式,有利于产品的灵活设计及柔性化生产。凸轮在工作时遭受持续性的滑动摩擦与周期性的冲击负荷,这要求凸轮表面必须有较高的抗疲劳强度和抗磨损性能,而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凸轮的力学性能。但在热处理过程中,凸轮会产生热应力与组织应力,而过大的残余应力不仅会影响凸轮的工作性能,也会使凸轮在压装
学位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为力传感材料使用时,需要考虑其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变传感特性以及载荷作用下的微损伤对应变传感行为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循环载荷作用下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和应变传感性能,加载前后的微观形貌、能谱、热学性能与结构,同时还研究了导电聚合物的纳米力学行为。首先,基于CB/MWCNTs/PP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观察研究了填料分布并进行能谱分析。SEM实验结果表明:填料在PP基体中均匀分布,随
学位
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构建满足特定力学性能的功能梯度多孔结构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需求,因此研究物理属性驱动的功能梯度多孔结构的设计方法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对多孔结构的参数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以预期力学性能为目标的功能梯度多孔结构设计方法,使得所设计结构在特定应用场景下可以实现预期的功能。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梯度多孔结构的参数化设计研究。首先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的数学模型建立多
学位
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旨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结构化关联主题意义和单元整体内容,让英语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文章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从现状分析、意义阐述、教学设计等方面,对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进行探究。
期刊
重金属污染不仅来源广泛且危害性强,对生命健康存在巨大威胁。因此,如何灵敏的检测水中重金属至关重要。近年来,水质监测需要大量布设传感器节点,对重金属检测传感器的需求向小型化、集成化、在线式方面发展。而且电化学方法由于操作过程简单且易于与集成化的传感器结合使用而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检测领域。针对上述需求,本论文开发了一种微纳集成式微流控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重金属铅的在线检测和分析。本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