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穿过许多复杂地质单元和构造带,采用传统的地质分析方法预测软岩大变形、围岩失稳、突水涌泥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难度很大。针对秦岭输水隧洞围岩特点运用新的构造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岭北TBM(TunnelBoringMachine)施工段工程地质环境进行分析,有利于优化围岩分类和为隧洞超前地质预报奠定基础。论文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1)对隧洞地质条件预报研究方法以及隧洞内各种不良地质体出现的前兆特征进行归类总结,分析各种预报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指出岭北TBM施工段围岩工程地质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与围岩特性分析脱节,围岩分类未能体现出秦岭隧洞隧址区构造的个性特点。 (2)将以板块构造为核心的秦岭造山带理论研究成果作为背景应用于秦岭隧洞地质环境研究中,对隧址区不同构造单元内的岩性分布、地质构造特点进行分析,厘定各构造岩片的大地构造单元归属。 (3)对秦岭隧洞岭北TBM施工段地表及洞室内构造变形特征和空间展布规律进行分析,借助极射赤平投影分析片理和节理产状的空间变化规律,恢复构造应力场,探讨构造变形机制,从宏观尺度预测秦岭隧洞围岩断层、节理、片理等地质环境特征。 (4)对岭北TBM段洞室内典型断面的围岩显微构造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围岩的矿物组成以及微观构造特征,为隧洞工程地质分区和超前地质预报提供依据。 (5)在对当前隧洞围岩分类的几种主要方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以水利水电工程围岩分类方法为依据的岭北TBM施工段围岩分类结果的特点和规律性,探索大地构造单元归属、脆性断裂、韧性断裂、岩性对围岩分类的影响,提出优化围岩分类的建议思路。 本文首次将以板块构造为核心的秦岭造山带理论研究成果作为背景应用于隧洞地质环境研究中,可称之为一级决定论,尺度最大。秦岭隧洞的岩性分布,即群、组、段的分布受制于各自的板块位置和沉积、火山活动、变质环境,分布具有规律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围岩基本特性,属于二级决定论。本文的特点在于为秦岭隧洞超前地质预报奠定基础,提出了一级决定论、二级决定论,层层逼近三级尺度(围岩超前地质预报范围)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