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o<,13-x>M<,x>系和高容量AB<,5>型储氢合金的储氢特性研究

来源 :钢铁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l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储氢合金目前已成为氢能源利用的重要材料之一,并发展为一个种类繁多的大家族。新工艺、新成分、新的晶型结构还在不断涌现,其目的是希望从改变储氢材料结构的角度实现其储氢性能的改善。LaCO<,13>基合金一直是磁性材料领域的研究对象,钢铁研究总院首次研究了其在碱性电解液中的储氢特性,为储氢合金家族增添了新的一员,但在成相规律、吸放氢机制、微观组织结构、电化学性能特征等方面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稀土基AB<,5>型储氢合金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已在中国和日本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受单一CaCu<,5>型结构的限制,合金的储氢量偏低等。特别是面对锂离子电池的竞争以及A<,2>8<,7>型储氢合金在日本的实用化,2700mAh的AA型MH/Ni电池的问世,提高AB<,5>型合金的电化学容量迫在眉睫,到底能否突破实用AB<,5>型储氢合金容量348mAh/g的限制,提高MH/Ni电池的竞争力,是一项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工作。 本文对国内外AB<,13>型合金和稀土系AB<,5>型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总结,确定了新型AB<,13>型和高容量AB<,5>型储氢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RD、SEM等材料分析方法及恒电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谱、循环伏安法、恒电位阶跃等电化学测试技术系统地研究了LaCO<,13>储氢合金以及由此衍生的富钴、富镍、富铁AB<,13>型储氢合金系列的成相规律、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热力学性能和动力学性能及吸放氢机制;另外采用AB<,5>型合金现有的制备、生产工艺,系统探索了获得高容量(>340mAh/g)AB<,5>型储氢合金的有效成分设计,并研究了合金的晶体结构特征、热力学性能、动力学行为机制和元素对吸放氢微观机理的影响机制,得到如下一些主要结论: 一、新型AB<,13>型储氢合金的研究 1.采用Ni、Fe、Al、Mn、Si元素单独或联合替换LaCo<,13>中的Co,分别研究了富钴、富镍、富铁侧的AB<,13>系合金的成相规律,制得了单相的立方NaZn<,13>型富钴和富铁的多元AB<,13>合金,却很难得到富镍的单相AB<,13>合金。大部分合金是由AB<,13>和AB<,5>相组成的复相合金,有些合金中还有非吸氢相。各元素中,Si、Fe、Al元素是有利于形成AB<,13>相的合金,少量的Ni元素可固溶于LaCo<,13>中,量增加则得到AB<,13>与AB<,5>相共存的复相合金,Mn元素不利于形成AB<,13>相。 2.通过对LaCo<,13>的晶体结构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从理论到实测证明了LaCo<,13>化合物可以吸放氢,且在电解液中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和良好的循环寿命,特别是高温容量较好,但放电平台压较低,高倍率放电性能不如AB<,5>型合金。其吸放氢是由电化学反应和氢的扩散混合控制,交换电流密度较小。 3.大部分富Co的AB<,13>型合金在碱液中都有活性,并随温度升高而容量增大。少量Ni替换Co可提高合金常温下的电化学容量,30℃时获得的最高容量为348mAh/g(LaCo<,11.8>Ni<,1.2>),但循环稳定性随Ni含量增加而降低。进一步在含Ni的基础上采用Fe替换Co后,循环寿命略有改善,但都远远低于LaCo<,13>合金。Si元素替换Co可有效提高了合金电极的循环寿命,LaCo<,11>Si<,2>循环800次容量保有率为66.4%。循环伏安特性的研究表明,高温下合金电极容量增大主要来自于AB<,13>相的贡献。AB<,13>型合金的显微组织致密,晶粒细小,复相合金中AB<,5>相和非吸氢相散落地分布在AB<,13>相中。 4.富镍和富铁的AB<,13>型合金在碱性电解液中没有活性,几乎没有电化学容量,不适合作电极材料。 二、高容量AB<,5>型储氢合金的研究 1.MmNi<,3.82-x>Co<,0.75>Mn<,0.38>Al<,x>Mo<,0.05>(x=0,0.11,0.145,0.235)合金中,Al元素可增大合金晶胞体积,降低合金的平衡氢压,提高合金氢化物的稳定性,但不利于合金的储氢容量,且合金的容量随Al含量增加而显著降低。要获得高容量的AB<,5>型储氢合金,建议少添或不要添加Al元素。但铝含量减少,合金电极的循环寿命缩短。MmNi<,3.71>Co<,0.75>Mn<,0.38>Al<,0.11>Mo<,0.05>合金的容量较高,达到370mAh/g(30℃、60mA/g充放),寿命为500次,完全可以实用。减少Al元素同时还可改善低温容量,提高合金快速放电的能力,但不利于高温性能。热力学计算表明,随Al含量增大,氢化反应焓变值增大,但合金的熵变变化不大。 2.MmNi<,4.2-x>Co<,0.75>Mn<,x>Mo<,0.05>(x=0.38,0.65,0.75,0.85)合金中,Mn也可增大合金晶胞体积并有效降低合金的平衡氢压,与Al元素不同的是,合金电极的容量对Mn元素不敏感,提高Mn含量几乎不会改变合金的电化学容量。添加Mn元素后,合金的低温容量急剧降低,而高温容量显著提高,而且这种效果随。Mn含量增大而增强。适量的Mn可保证合金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x=0.65-0.85时,循环寿命为500次左右。Mn含量增加也会导致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降低,且随Mn含量增加降低的幅度较大。热力学研究表明,Mn原子由0.38增加至0.85,合金的氢化反应焓变增加,熵变变化也较小,表明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随Mn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3.采用Mo替换Ni,MmNi<,3.5-x>Co<,0.75>Mn<,0.75>Mox(x=0,0.05,0.10,0.15,0.2)合金中随Mo含量增加,合金的晶胞体积减小,吸氢后氢化物的晶胞体积膨胀,衍射峰明显宽化,形成LaNi<,5>H<,6.8>相,空间群变为P31m。在含Al化合物中发现少量Mo的添加可有效地提高合金的电化学容量,但在无Al时,Mo的添加与Mn类似对容量的影响不大,且对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容量影响也不大,但可提高合金的放电平台。Mo含量增加合金的稳定性下降。热力学研究表明随Mo含量增加,合金的平台压增大,氢化反应焓变减小,合金氢化物的稳定性降低。适量的Mo可改善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该性能主要为发生在电极表面的电荷传递反应速率控制,而氢在不同Mo含量的合金中扩散速度变化不大。 因此通过调节Al、Mn含量,添加Mo元素,本文获得了常温电化学容量高于360mAh/g的可实用AB5型储氢合金,可与AB<,3>型高容量合金相比拟,并适合组织大规模生产。在国内尚未解决AB<,3>型合金的制备以及循环寿命问题时,高容量AB<,5>型储氢合金具有更强的优势。
其他文献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晴  前几个月,妈妈买了一棵柠檬树,我得好好写写它。  刚买回来时,它的叶子碧绿碧绿的,还挂了几个青绿的小果子。很快,秋天到了,它的叶子慢慢变浅,随后开始转黄。几个柠檬也慢慢變饱满,最后,就连它都开始长皱纹了。  一阵秋风吹来,柠檬树“沙沙”地响,它似乎在想:我的同伴在哪里呢?我何时能回到树林呢?  今天,妈妈摘了一颗柠檬,问:“谁想吃柠檬?”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妈妈
期刊
本论文系统考察了抗癌纳米药物的长径比对其癌症治疗效果的影响;并设计多功能药物纳米颗粒以达到诊疗一体化的联合治疗效果。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通过控制不同的实验条件设计合成了四种不同长径比(AR)的10-羟基喜树碱(HCPT)药物纳米晶(HCPT NCs),并研究了长径比对其细胞内在化效率,摄取机制,生物分布以及体外和体内抗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长径比大的HCPT NCs(AR=2.0,3
该研究是对位于杭州湾北部围海开垦地段上海化学工业区进行的首次大范围、小比例尺区域土壤背景研究.将上海化学工业区所在地漕泾镇10km土地作为调查区,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和现
在2020年1月11日召开的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电动汽车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从制度上和技术上使电动化与新能源对接,把电动
期刊
随着人们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显得极为重要,需要设计师全面考虑,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到建筑结构设计的最优方案,在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水资源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多种新型水源逐渐成为常规水源的有效补充。再生水、
短程硝化反硝化是指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酸盐阶段,然后直接进行反硝化.该工艺具有降低能耗和运行费用、缩短反应时间等优点.该文通过采用SBR法工艺,对含海水城市生活污水进
一行是唐朝的得道高僧,他不但佛法高深,而且知识广博,是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为朝廷制订历法,也擅长推演术数.rn唐玄宗十分器重一行,尊他为“圣人”.rn一天清晨,一位白
期刊
每一个人都有梦,在梦里扮演着另一个自己。角色的不同,所面临的事情也是千变万化。每个人总是会执著自己的梦,不管梦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总是信心百倍地等待那希冀的结果。一个
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由于具有类石墨烯的特殊结构,因此拥有很多优异的机械、光学和电学性能。其中典型的MoS2、MoSe2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制氢、锂离子电池、场效应晶体管及光电探测器等领域。近年来,虽然关于此类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的大面积生长技术还不成熟,即使厘米级别的生长也不容易实现。另外,目前报道的基于MoS2、MoS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