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探索综合运用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型进行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研究。本研究试图回答如下问题:一是探讨综合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模型来进行课程开发的理论可行性,从理论上论证综合运用四元教学设计(4C/ID)与问题式学习(PBL)这两种当代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教学设计理论及其模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四元教学设计与问题式学习的课程设计开发模型;二是应用基于四元教学设计与问题式学习的课程设计开发模型,结合具体的学习资源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实践研究,论证综合运用4C/ID与PBL进行课程开发的现实可行性及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论文的导论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的缘起、明确了研究的基本问题,并界定了研究的核心概念、术语。导论部分还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了本研究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方法和预期的研究结果。在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先后阐释了 4C/ID模式与PBL模式的理论基础及主要特点,对这两种当代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教学设计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这两种模式的互补性进行了探讨。在对这两种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要素,设计出了基于这两种模式的课程开发框架。在课程开发框架分析中对基于4C/ID-PBL课程开发框架的课程目标、课程任务、课程问题以及课程评价等4C/ID-PBL课程设计的核心步骤进行了分析说明。在完成了论文的理论框架分析之后,就进入到了课程设计部分。在课程设计部分主要是结合前期研究提出的课程开发框架并与“历史思维概念”的具体课程目标相结合,对课程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教案框架进行设计。课程资源开发是根据在课程设计阶段的设计蓝图来创建出可以用来具体实施的课程内容、资源。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选择或者开发支持学习内容的具体媒体,完成教师教学指南和学生学习指南,并对评估的具体方式、评估的工具等进行开发。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将做好课程实施之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形成实施课程的具体、详尽的方案,完成整个课程实施的资源包。课程实施过程将对以4C/ID-PBL课程设计开发模式为理论和实践基础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将分析具体的学科知识内容与课程开发模型之间的融合情况,并结合教师、学习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反应,进一步深入分析该课程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课程实施中结合行动研究中课程实施过程,来具体分析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组建学习小组、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角色、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怎样的条件等。在课程评价的实施中,综合运用了评估量表、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文件回顾、总结性评价、自我反思、同行评议等方法,来对课程进行评价。论文最后部分是结论与展望。经过研究我们认为,整体任务问题式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在理论上以学习者为中心,融合合作学习、建构主义等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模型,可以作为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重要参考路径,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章还提出了课程开发与课程学习的有关建议,并对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运用教学设计理论进行课程开发提出了几点展望与思考。总之,通过本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我们认为,基于教学设计理论的课程开发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参考路径,值得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层面、广度与深度方面进一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