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义同词”作为一种并不罕见的语言现象,与“一词多义”、“同形异义”、“近义”和“反义”等意义关系一起构成了词语意义关系的多样性。同其他意义关系相比,有关“反义同词”的研究相对较少,且这些相对较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反义同词”是否存在?它包括那些类型?它的成因有哪些?在国外,Alex Eulenberg曾于1994年在Linguist List上征集“反义同词”的例子,得到了众多回应;2010年,Klaus-Uwe Panther和Linda L. Thornburg曾深入探讨“反义同词”的存在条件,并指出其越来越少的发展趋势。有关“反义同词”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例如,刘婷婷(2009)曾按照词性对英汉反义同词进行分类并逐条分析其具体的反义关系,姜淑珍(2010)曾举例说明了英汉“反义同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除此之外,鲜有学者对此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将以“反义词”、“多义词”和“同形异义词”这三种意义关系作为理论基础,对比分析汉英“反义同词”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本论文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汉英“反义同词”在定义、分类和成因上有哪些异同?(2)汉英“反义同词”的发展趋势如何?(3)汉英“反义同词”对汉、英词典的释义有哪些启示?通过研究发现,汉英“反义同词”在定义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它们都是指在同一个词的词义系统中含有两个意义相反或者相对的义项,是“多义词”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其在分类和成因上的差异主要在于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文字,汉语为象形文字,重意义;而英语为字母文字,重结构。除此之外,中国人喜欢把这种语言现象归因于哲学因素,而西方人偏向于认为它是语用发展的结果。关于汉英“反义同词”的发展趋势,简单地认为“反义同词”会越来越多或者越来越少都是不正确的,因为它的出现和消亡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的存在是发展变化的,可能出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因此,对于词义已经稳定的“反义同词”,词典编纂者应该尽量全面地记录其各条释义,以免给词典使用者造成迷惑和混乱。但是,对于词义尚不稳定的“反义同词”,词典编纂者也不能因为苛求详解而有闻必录,否则势必导致物极必反。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汉英“反义同词”现象是词义的历时发展与共时应用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逐步转换为一种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