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是控制胆汁排出胆道的唯一门户,对胆囊充盈,胆汁排出及胆道系统正常压力的维持等具有重要作用。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此,阐明SO运动调控机制,对于临床理解胆道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和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表明胃肠道自主节律性运动起搏细胞——Cajal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或Cajal样细胞(interstitial Cajal-like cells)不仅存在于胃肠道内,而且亦存在于消化道以外具有自主节律性运动功能的器官。生理状态下,SO具有一定的自主节律性运动的特性,但SO内是否存在ICC尚未见文献报道。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对SO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对SO功能调控的研究较多,但ENS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的非肾上腺素、非胆碱能(nonadrenergic-noncholinergic,NANC)神经对SO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已经明确NANC神经递质之一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胃肠平滑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据报道这种作用可能是ICC介导的。生理实验研究发现,NO对人和猪SO的运动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是否通过ICC介导尚不清楚。而且,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对SO的作用是否与NO或ICC有关,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豚鼠SO石蜡切片的HE染色,冰冻切片的ICC特异性标志物c-Kit蛋白和CCK的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显示NO神经等方法,从形态学角度对豚鼠SO的可能调控因素进行较详细的观察,期望为阐明SO的运动调控机制提供新的形态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一、豚鼠与大鼠SO的组织结构比较HE染色可见:豚鼠SO仅由胆管末端发达的平滑肌构成,未见胰管、共同通道及开口。纵切面可见豚鼠SO分为二个壁:外侧壁和十二指肠内壁,前者在结构上类似肠壁,由内环和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后者由内外两层纵行和中间环行平滑肌组成,切片上较容易区分。与豚鼠相比,大鼠胆管末端无SO装置,所以,本研究主要以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