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体感染Hela229细胞诱导SOCS-1、3表达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8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研究沙眼衣原体感染Hela229细胞后是否可诱导SOCS-1、3的表达及其表达特点,探讨沙眼衣原体感染后IFN-γ作用被抑制的可能机制,从而为研究沙眼衣原体持续感染机制、防治沙眼衣原体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方法 用沙眼衣原体感染Hela229细胞,ELISA检测感染细胞上清中IFN-γ浓度;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SOCS-1、3 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用针对SOCS-1、3的特异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片断(antisense oligodeoxynuleotide,AS-ODN)阻断SOCS-1、3表达后,台盼蓝染色法检测感染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法检测衣原体包涵体数.结果 ELISA结果示沙眼衣原体感染Hela229细胞后可迅速诱导IFN-γ产生,且其产生的量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RT-PCR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沙眼衣原体感染Hela229细胞后可诱导SOCS-1、3的表达,且其表达具有时间效应;用特异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片断阻断SOCS-1、3表达后,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存活率降低,沙眼衣原体增殖受到抑制.结论 1.沙眼衣原体可诱导Hela229细胞产生IFN-γ;2.沙眼衣原体可诱导Hela229细胞表达SOCS-1、3;3.阻断SOCS-1、3的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沙眼衣原体增殖.
其他文献
古树名木是城市重要的人文景观资源,具有较高的人文、历史、生态与科研价值.研究古树名木的组成、分布与历史特征对于其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GIS,在资料收集与实地
利用区位熵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市域空间分布特征进行量化分析,测度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程度.研究表明:①云南省16个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空间不均衡
目的:1.构建表达145位甘氨酸→精氨酸(Gly145Arg)变异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真核表达质粒,用此质粒转染Hela细胞,建立稳定高效表达G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