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Wlilliam Golding)的代表作《蝇王》采用象征主义手法,深刻挖掘人性的深层内涵。自《蝇王》问世以来,许多中外学者致力于该作品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批评界对《蝇王》的研究大致可分为:来源研究,文类研究,原型研究,主题研究。该文通过分析《蝇王》中人物及象征手法阐释戈尔丁《蝇王》中人性恶主题。
西方历史上对人性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十八、十九世纪以及二战后。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对人性认识有所不同。戈尔丁基本上认同人性恶的观点。他的这种人性观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残酷的二战以及在男子学校任教的经历给其心灵蒙上了阴影,改变了他对人性的看法;古希腊悲剧也是影响其人性观的重要因素;基督教原罪论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蝇王》描述了一群6-12岁英国孩子,他们被困于荒岛上。他们希冀在这座与世隔绝的荒岛上复制文明,但是他们的努力不仅没有成功,反倒使小岛变成了地狱。岛上孩子大致分为两派:坚守文明渴望得救的秩序守卫者;崇尚野蛮,沉湎杀戮的破坏者。摇摆于两派之间的那些孩子,最终屈服于后者的武力及自身本性,沦为野蛮人。杰克是代表原始冲动、非理性和破坏力的酒神的化身;拉尔夫、猪崽是理性、文明和智慧之神阿波罗的再现;西蒙则是一个善良、博爱、富有殉道精神的基督式人物。这几股力量的较量最终以代表野蛮和暴力的一方获胜而告终。
小说中的意象和结构都极具象征意义。圆圈、猪崽的眼镜、岩石等意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而且逐步演变,揭示了人的退化过程。戈尔丁为小说设计了精巧的结构,会场与高山交替出现,整个情节主要在这两个场景中展开。开始是代表文明的会场掌控全局,后来则是象征黑暗恐惧的高山逐渐控制小说的发展,传达人堕落的信息。贯穿全文的九次打猎场景中,狩猎的对象逐渐由猪演变成了人,同样值得读者深思。
戈尔丁认为人性本恶,在脱离文明世界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后,人类黑暗和邪恶的本性便会暴露无遗。人性邪恶堕落构成了戈尔丁小说的一贯主题,这一点在他随后的作品中几乎都能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