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有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其联系纤维由于血管闭塞导致血流中断而发生的变性、坏死或功能丧失,和未能形成有效的侧枝循环,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关键的发病机制。 当脑组织缺血缺氧时,低氧作为一种信号可诱导脑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高度表达VEGFmRNA或VEGF,促使半暗带VEGF高表达,强烈增加血管的通透性,改变细胞外基质,促进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迁移和细胞间的粘着作用,利于新生血管的生成和侧枝循环的建立,使血流迅速恢复,阻止组织的缺血坏死,并缩小组织的坏死区域。已有实验研究证实缺血缺氧时,VEGF表达明显增加(尤以脑组织中VEGF表达增高明显),应用外源性VEGF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脑水肿,减轻神经元损伤,减少梗死体积。 根据祖国医学的络病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我们采用通络生络法为主的优化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观察该法对脑缺血早期和恢复期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表达及局部血流量、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证实通络生络方使VEGF高表达,并使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缺血的早期,VEGF在维持和恢复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中起到重要作用,促使血流恢复,增加侧枝循环血量,进而起到保护作用,后期,由于VEGF是高度特异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剂,通过刺激缺氧组织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或恢复内皮的完整性,促使血管内皮再生,抑制血管内膜增厚,防止再狭窄,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还观察了通络生络方对脑缺血后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影响,如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内皮素(ET)和神经肽Y(NPY),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了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