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PPP模式并不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但在我国住房保障领域中却鲜有应用。产权制度作为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如何分配将对PPP模式的引入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现有政策和法律环境下,从产权角度探讨PPP模式的适用性,提出PPP模式下保障性住房的产权结构,并通过权能让渡来揭示产权分配的实质,从而界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与逻辑推理并重,主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第一,研究了PPP模式下保障性住房的产权配置方式。通过文献研读和案例分析,梳理出PPP模式下保障性住房的产权配置方式,结合国内外既有模式下保障性住房的产权分配状况,提出了PPP模式下保障性住房产权主体的行为路径。
第二,研究了PPP模式下保障性住房产权的初始分配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找出产权选择的关键因素,继而在明确产权分割思路的基础上,对共有关系中的产权份额和权能进行分割,确定了产权份额的测算框架和产权权能的结构。
第三,研究了PPP模式下保障性住房产权再分配问题。从既有模式出发,通过比较研究和逻辑推理提出了产权调整的思路;并讨论了产权调整中存在的优先购买权竞合问题的处理规则。
第四,从法律经济角度界定了PPP模式下产权主体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范围。主要研究了PPP模式下保障性住房处分权、管理权的分配和管理费用的分担问题,提出了这些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