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酮可可碱和雷公藤多甙免疫干预NOD小鼠糖尿病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luj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胰岛B细胞受到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的破坏,致使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随着病情发展最终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病程中常出现酮症酸中毒、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等各种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近年来全球范围内1型糖尿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继哮喘后的第二大儿童慢性疾病。在我国如将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算在内,1型糖尿病患者占全部糖尿病患者的10%左右。如何预防或免疫干预l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本课题在NOD小鼠发生糖尿病之前给予己酮可可碱(PTX)和雷公藤多甙(TwP)两种药物,观察它们对1型糖尿病的干预效果。为早期干预治疗1型糖尿病寻找安全有效的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1)实验动物:选择7周龄雌性NOD小鼠102只,随机分成三组,其中对照组37只,己酮可可碱组33只,雷公藤多甙组32只,在清洁级环境中饲养一周适应环境,自由进水进食。8周龄时开始实验,标记编号、测体重。(2)给药方法:己酮可可碱组给药方法如下:80mg/kg/次,第O一3天、13—16天,每日腹腔注射3次;第4—12天、17—26天,每日腹腔注射2次。雷公藤多甙组给药方法如下:5mg/kg/次,第0—3天、13一16天,每日腹腔注射2次;第4—12天、17—26天,每日腹腔注射1次。对照组同己酮可可碱法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三组均于实验的第l和第14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P200mg/kg)1次,加速糖尿病发病。用药后即开始每4天断尾采血用血糖仪测随机血糖,如血糖连续2天≥16mmol/L即诊断为糖尿病。小鼠在被确诊糖尿病后或实验第28天结束,测随机血糖后断颈处死。(3)组织病理学检查:取部分胰腺组织用Bouins’液固定、石蜡包埋、切5um厚度切片。HE染色,光镜下进行胰岛炎评分。免疫组化胰岛素特异性染色观察胰岛素分泌情况。(4)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检测:另取部分胰腺组织液氮冷冻后,Trizol试剂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用基因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用半定量法计算PCR产物灰度值。(5)统计学方法:计量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间计量参数的差异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组间变量比较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组间频率比较用x2检验,所有统计均用SPSSlO.O统计软件完成。 结果:共有102只NOD小鼠进入本实验。在实验期间共有5只鼠死亡,被剔除。实际共有97只NOD小鼠完成实验,有51只发生糖尿病,其中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为7L43%(25/35),而己酮可可碱组发病率为40.63%(13/32),雷公藤多甙组发病率为43.33%(13/30),己酮可可碱组和雷公藤多甙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 各组初始血糖均值己酮可可碱组6.42±0.50mmol/L,雷公藤多甙组6.56±1.05mmol/L,对照组6.66±0.44mmol/L无显著差异。各组血糖均值的变化在治疗开始后的1-18天内都十分相近(P>O.05);但在18天以后开始出现差异。将各组血糖实测值分别进行数学模拟,可见到虽然各组的血糖均值在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但对照组的血糖均值上升速度最快(一元趋势线斜率最大),其次是己酮可可碱组和雷公藤多甙组,己酮可可碱组和雷公藤多甙组的血糖均值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 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己酮可可碱组多数胰岛结构保持完整,淋巴细胞主要在胰岛周边浸润,胰岛细胞清晰可见,少数胰岛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胰岛炎评分均值与对照组差异呈显著性(L02±0.98,P
其他文献
本文在基因及蛋白质水平上研究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4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合成结合珠蛋白的影响。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及干扰素γ对HaCaT细胞合成结合珠蛋白的影
目的:观察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在单发、多发两种不同类型鼻息肉和鼻息肉病中的表达,以分析它们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探讨鼻息肉的形成与免疫病理学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通过Cx43基因和Csx/Nkx2.5基因在人类先天性心脏病胚胎和小儿中突变的检测和在人类及小鼠胚胎心脏的表达,进一步揭示他们与心脏发育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研究
本文研究了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探讨一种更为有效的诱导方法将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类许旺细胞。  本文从细胞的生长曲线、分裂指数、贴壁率及表面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腰椎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共60例,年龄45~65岁,男34例,女26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
前言 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主要由于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出口狭窄、梗阻,引起相应临床症状。随着排尿阻力增加和慢性尿潴留,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