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消脂胶囊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作用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l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模型,探讨疏肝消脂胶囊(Shugan Xiaozhi Capsules,SXC)对NAFLD的防治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分析。  方法:  采用高脂乳剂灌胃7周建立雄性Sprague-Dawlay(SD)大鼠NAFLD模型;在形成高脂血症后,预防性给药干预。SPF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高脂血症组52只。高脂血症组大鼠高脂乳剂灌胃3周,正常组予等量蒸馏水,眼眶采血测血脂显示形成高脂血症后,高脂血症组淘汰两只血脂水平最低的大鼠,再分成5组:疏肝消脂胶囊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复方蛋氨酸胆碱片组、脂肪肝模型组;加上正常组,一共6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予蒸馏水外,其余各组上午灌服高脂乳剂,下午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各治疗组予相应药物。给药4周后(即实验第7周末)处死大鼠,制备血清,制备肝组织匀浆,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评价脂肪肝程度。测定并比较各组间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力;测定并比较各组间肝组织匀浆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的含量;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测定并比较各组间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用亚硝酸盐法检测并比较肝组织匀浆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并比较各组间肝组织匀浆细胞色素P450-2E1酶的含量。  结果:  1、据模型组大鼠肝指数和病理结果显示成功复制大鼠NAFLD模型。疏肝消脂胶囊能明显改善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减轻炎症活动程度(P<0.01),明显降低NAFLD模型大鼠肝指数(P<0.01)。  2、疏肝消脂胶囊能显著降低 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匀浆中细胞色素P450-2E1的含量(P<0.01),MDA的含量(P<0.01);能显著增加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匀浆中 SOD活力(P<0.01)。  3、疏肝消脂胶囊能显著降低NAFLD模型大鼠血清CHLO、LDL-C、T-BIL、D-BIL的含量(P<0.01)和 ALT、AST的活力(P<0.01)  4、疏肝消脂胶囊能显著降低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匀浆中CHOL、TG的含量(P<0.01)。  结论:  上述实验表明疏肝消脂胶囊对NAFLD具有防治作用,探讨其机制主要为以下方面:  1、减少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2E1的含量,增加抗氧化物SOD的活力,从而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缓解氧化应激,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和坏死。  2、降低血脂、肝脂,改善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减少脂肪在肝脏的沉积。  3、抗肝损伤、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损伤修复,改善肝功能,降低ALT、AST。  4、减轻体重,降低肝指数,提示减轻内脏肥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脑血管病引起的智能障碍性疾病,主要是指脑血管病后记忆功能明显衰退以及至少一项的认知功能(即语言、视空间、定向力及抽象思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