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以集中发电、远距离输电和大规模互联电网为特征的电力系统暴露出一些弊端:环境污染严重、运行灵活性不足、建设周期长、故障影响面大等,同时化石燃料的日渐枯竭更敦促人们对当前电力系统发展模式作深刻反思。作为发挥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ors,DG)效能的最有效方式,微网具备环境友好、运行方式灵活、投资见效快等优点,微网与大电网互为支撑,有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降低能耗。然而,微网能够灵活实现并网与孤岛的无缝切换,使其有别于传统配电网;微网可接纳不同种类的DG,使微网的运行控制独具特点;大量应用可再生能源DG可实现节能环保,但其出力的间歇性、随机性和相关性给微网规划和定量评估提出了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微网可靠性研究,使其在指导微网规划、追求综合效益最优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为此,本文针对微网可靠性评估的指标体系、模型与评估方法及其在微网规划中的应用等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进行科学性的探索,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针对微网可靠性评估中结合网络特点分析微网正常/非正常运行状态的需要,根据微网概念,重点从微网的形式、拓扑结构、不同状态下的子网类型等方面介绍微网组网,比较微网和配电网的异同。2)针对构建微网可靠性指标体系的迫切需求,根据微网的运行与故障特性,通过分析微网对可靠性指标的要求,说明仅引用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将具有局限性,必须提出新的具体可行的可靠性评估指标。分别从微网作为等值电源/负荷体现的特性、微网间歇性电源出力状况、储能配置、孤岛运行状态和微网效益几个方面提出新的微网可靠性评估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深入分析各指标的具体含义。通过算例分析,说明所提出的指标能有效地描述微网可靠性所蕴含的特性,从而为微网可靠性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必要基础。3)为了在微网可靠性评估中充分考虑DG出力相关性的影响,利用Nataf概率变换原理和多重Gauss数值积分方法获得非标准正态分布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在计及DG强迫停运、非线性出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微网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实现可靠性指标的求解。算例通过定量分析DG出力特性、微网内DG总容量与负荷容量比、一次能源相关系数变化对微网发电可靠性指标的影响,验证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4)根据微网的运行特点论述了公共联结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和微电源(microsource,MS)的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针对微网孤岛运行时采取负荷削减措施应对发电能力不足的需要,以及微网具有潮流双向性的特点,提出计及潮流约束与运行安全的微网孤岛运行负荷削减优化策略。算例分析说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同时计及有功和无功约束,为微网可靠性评估确定负荷削减的位置和容量等状态。5)根据微网的控制与运行特点,提出了微网负荷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在综合考虑主网停电、MS故障停运、线路故障、MS发电特性、微网孤岛时负荷削减等因素的基础上,基于蒙特卡罗模拟与故障模式后果分析(FMEA)相结合的混合法评估微网可靠性。算例对接入不同类型MS的微网进行充裕度评估与分析比较,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能有效性、全面地评估微网充裕度。6)建立了以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含可靠性指标约束条件的微网电源规划模型,并应用动态规划方法将该规划模型求解问题化为二阶段决策过程,应用基于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GAOT实现对算例模型的求解,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可靠性模型能有效地应用于微网电源优化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