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政全书》的编辑特色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ki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我国传统农业已发展至巅峰。农业作为衣食之源,是国计民生的基础,支撑着帝国的延续。农书编撰在明代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在数量上超越以前各个历史时期,且内容广博,涉及到农业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明代中期以后,“经世致用”思潮风行,明末出现“西学东渐”高潮;“农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强化;以科举考试制度为特征的精英教育与民间大众教育紧密结合,促进了出版印刷业的繁荣;受儒家“经世致用”的熏陶和封建王朝重农思想的影响,士人群体成为明代农书的创作主体……共同构成了《农政全书》多元杂糅的编撰背景。《农政全书》的编辑特色是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成就的集中体现。《农政全书》被后世称之为“农业百科全书”,编撰体系完善,从总论到分论,丰富的内容体现出了徐光启对传统农业体系的高度概括。平衡篇幅,卷设专名,科学谋篇,合理布局,图文并茂体现出了其编撰体系的先进性。徐光启“水利者,农之本也”的水利建设思想,“种有次第,顺天之时”的生态环境思想,“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的“荒政”思想,“富国必以本业”的“农本”思想为农业实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农政全书》体现出徐光启有效的实践探索:从完善的水利流程和合理的用水管理两方面提出系统的水利建设方案;从屯垦、救荒、藏富于民三方面论述具体的“荒政”举措;明确了引进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要求;描绘出了发展以生产要素循环再利用为核心的早期生态农业雏形。徐光启以杂采众家,兼出独见,精心梳理,合理归类,归纳总结,探索规律,实事求是,批判继承为核心的严谨求实的编辑方法,是我国农业史上的瑰宝。在明清时期,《农政全书》以抄本和刻印的形式流传于世;官员任职地域回避制度有利于开明的官员将农书带到任职地域,为自上而下的谕令式传播创造了条件;日常类书的辑入和口头传播、群体传播成为《农政全书》在国内的主要传播途径。随着西学东渐的繁荣和兴盛,中外政治文化交流更加深入,《农政全书》随即被传播到了日本、朝鲜和欧洲诸国,扩大了中华农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事物被赋予了竞争力的概念。竞争力即是竞争的能力,有市场就有竞争的存在,就必须要对自身及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有一定的了解和认
舒伯特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和特征。本文立足于舒伯特的降E大调钢琴即兴曲,通过对这首作品风格及内涵的挖掘,阐明了这首钢琴小品的
俞晓群是我国著名出版人,他曾经主持策划过多部图书,都产生了不错的反响。2009年之前,俞晓群曾任辽宁教育出版社(后简称“辽教社”)社长兼总编辑,随后又担任了辽宁出版集团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数码产品的普及,读者的阅读方式出现了转变,逐渐从传统的纸质书籍转移到在线阅读。在近年来动漫产业火爆的背景下,新出现的互联网动漫企业,抢去了传统
随着“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出版企业作为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于1995年1月1日创刊,2006年12月30日停刊,历时12年。作为《人民日报》第一个地方版,以及全国性报纸唯一持续生存达12年之久的地方新闻版,它承载了一代报
新产品开发战略是根据企业环境及可取得的资源的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新产品开发战略是职能部门的短
对学生进行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教育,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汲取国学中的人生智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全校营造出浓厚的国学氛围,促进独立学院校园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时代已经到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个突破性的进步。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厐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说:“计算机不再和计
在目前主导国内新闻周刊市场的几本最重要新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新周刊》、《新民周刊》)中,广东新闻周刊五居其二(《南风窗》、《新